[王浩一]为台南书写是我的使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浩一]为台南书写是我的使命   “这是个适于人们做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于过日子的好地方。”台湾作家叶石涛笔下的台南生活慵懒闲适。   而在另一位作家王浩一眼中,台南是收藏历史的潘多拉宝盒,细察宝盒在在都是故事。他整理、记录、书写这些来自宝盒里的故事――他写台南的旧城魅力(《台南旧城魅力之旅》,三册);记录它小吃的古早味(《慢食府城:台南小吃的古早味全纪录》);讲述台南历史现场230年里的故事(《在庙口说书》);探究这个城市里,日治时期的建筑与那些百年老树之间的关系(《黑瓦与老树》)……他是台南故事的书写者。以至于你跟台湾人提起台南,很少会有人不把他跟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      台南城市的书写者      在开始台南的书写之前,王浩一在台北一家跨国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朝九晚五的制式化生活他一过就是13年。说起为何会提笔书写台南,他解释道,“那个时候,我的人生准备进入中年,台北的工作告一段落,到了台南。因为家人都在台北,一个人比较清闲的时候,就想认识这座城市。”于是,他背着相机,带着画册踏寻这个城市的古迹。可是慢慢地,他发现身边所能查到的关于这座城市的资料相当有限。“如果有一个外地人也像我一样想要认识这个台湾历史的起点,有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比较完整的资讯?”王浩一问自己。抱着这样的念头,他用业余时间走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自己所写、所画、所拍的资料像制作一本书那样编辑整理。经过几年的时间,他收集的台南老城资料已经有厚厚的一叠。   王浩一收集整理的这些丰富、细致的资料得以出版,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台南书法家朋友对王浩一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并把他推荐给当时的台南市文化局长。台南市文化局长看到王浩一的资料后非常激动,对他说,“我快要卸任了,你的这些东西我等了好久,不知台南市文化局是否有这个荣幸将这些资料出版?”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认同,因为王浩一在台南期间就已经“考察”过这位局长,于是书在局长卸任前由台南市文化局出版,厚厚三本。而新上任的局长,在任期八年内,竟将王浩一书中所规划的八个文化园区变成了政府的规划。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被这样肯定,王浩一非常自豪,“这也代表我当时书写的角度是正确的,那套书宛如台南市文化的白皮书。”   从此,王浩一的台南书写就像上了轨道的列车,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行。2007年,经过四年多企划、采访、记录,《慢食府城:台南小吃的古早味全纪录》出版,此书一出版便成了台湾“当年仅次于《哈利?波特》的畅销书”,至今已再版超过39刷。这本书的畅销,让台湾民众知道这位台南城市书写者。2008年底,王浩一出版《在庙口说书》,此书荣获2009年“金鼎奖?最佳艺术生活类图书奖”提名。2010年,他再接再厉,推出《黑瓦和老树》,企图通过建筑和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讲述台南日治时期的历史。   王浩一对台南的钟情毋庸置疑。否则像他这样生长于南投,工作于台北的外地人,怎会为他人的城市花费如此多的精力。王浩一说,大学时在台南念书,取台南太太为妻,在冥冥中就注定了他与这座城市的缘分,后来因工作关系长居台南,也限制了他书写其他城市的可能。对台南城市的书写,其实也源自他期望通过自己的书写开启城市书写风潮的想法。“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借由书写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去书写自己眼中的城市历史。未来城市在往前走的时候,这些书写都是很好的积累。”王浩一如是说。      在安顿中寻求向上      说起自己由职场人变身作家,王浩一自叹“就像在职场上转换跑道,而且一换就很特别,好像做着完全不搭嘎的事情。”跑道虽然跨度很大,可是这种转换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却是一以贯之的。小时候的王浩一便是文学青年,热爱阅读和写作,但是因为是家里长子的关系,加之自觉才华没有弟弟王浩威(台湾知名文化人、精神科医生)那么好,便很认份地按照世俗的标准,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可是,当工作上积累到一些经验,有了一定事业,人生步入中年时,他生命里的灯却忽然被全部点亮了。   “在年轻的时候,你的生活经验都是片段的,你所认知的东西都是程度性的,所以我很赞同孔子说的‘四十不惑’,孟子说的‘四十不动心’,原因是人生步入这个阶段,对同样一个事情可以以多方面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连最基本的同理心都变成一个反射性动作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是这些在你年轻的时候是不可能有的。简单地说,前面的日子都在做基本功,到了四十岁生命里的灯全部点亮的时候,我发现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记录我的生活,就把握机会去做。”   王浩一说,常常有年轻人在得知他的经历之后向他求教人生道路的转换。他鼓励年轻人,“一个人应该像一张桌子那样,四条腿代表它四种不同的本领。人不能只有一种专长,只有一种专长,在工作上岗位的门槛是很低的,随时会被取代。一张桌子有四条腿才能平稳,一个人,当你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