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夜蛾取食量的初步研究PPT.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苜蓿夜蛾取食量的初步研究PPT

苜蓿夜蛾取食量的初步研究答辩人:尹 茜指导教师: 史树森 研究内容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1.前言 苜蓿夜蛾又名甜菜夜蛾,杂食,主要为害棉花、大豆、苜蓿、矢车菊、豌豆、芸豆、甜菜、菠菜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河北、黑龙江、新疆、江苏、云南,以及日本、印度、欧洲等地。该虫具假死性和吐丝、卷叶的特性,三龄以后叶片张开时,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防治起来十分困难。取食量的测定,可为适时防治和防治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作者用群体法对苜蓿夜蛾取食量进行室内测定,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各龄幼虫的取食量。1.1 取食特征 苜蓿夜蛾喜食大豆幼嫩的叶片,低龄幼虫把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留下叶脉和叶柄,1~2龄幼虫取食量较少,取食斑为圆点,直径0.1mm,尔后随龄期的增大,取食斑也逐渐增大,并有圆形逐渐加大呈不规则形状。另外,初龄幼虫喜从叶尖及叶缘开始取食,在叶脉间的叶肉上留下许多圆形孔洞。而大龄幼虫先食叶肉,叶脉次之。大龄幼虫与低龄幼虫相同,喜从叶缘开始开始取食叶片。使叶片形成众多不规则形孔洞。留下叶脉,待叶肉食尽后才吃叶脉。低龄幼虫与高龄幼虫取食特征如右侧对比图:2.2 其他材料 供采集的大龄幼虫食用的新鲜、未喷洒农药的大豆叶片;供成虫产卵的大豆盆栽;毛笔;提供成虫补充营养的蜂蜜水;饲养幼虫的培养皿及饲养成虫的实验笼;棉花;滤纸;恒温培养箱。2.2 试验方法2.2.1 采集虫源及饲养初代幼虫 七月中旬在吉林农业大学大豆中心试验田中连叶片一起采集,放入装有新鲜、未喷洒任何农药的大豆盆栽的实验笼中,每日观察是否有入土化蛹的幼虫,并补充新鲜叶片,待幼虫全部入土,往笼中放入少许蜂蜜水,为羽化的成虫补充营养,并加入新的新鲜、未喷洒任何农药的大豆盆栽。2.2.2 采卵 苜蓿夜蛾通常于叶背产卵,散产。颜色淡绿色。每日认真检查大豆盆栽中每片叶背叶面是否有新产的卵,并记录下取卵日期。在培养皿底部垫上一张圆形合适的滤纸,滤纸浸润。撕下适量长条棉花卷住带卵叶片的叶柄,并浸湿棉花。将新鲜取下的卵及叶片一齐放入垫有浸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在皿盖上用记号笔记下采卵日期,并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然后将培养皿放入25℃恒温箱中培养。2.2.3 分别饲养 卵孵化出一龄幼虫后,将幼虫分别饲养。准备足够数量的培养皿,皿底垫入浸润的圆形滤纸片,取新鲜完整、未喷洒任何农药的大豆叶片,测量大豆叶片叶面积。用适量棉花条包裹叶柄部分,浸湿棉花。将一龄幼虫放入培养皿,一只培养皿仅放入一只幼虫。在皿盖上记录编号,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编号及孵化日期。将培养皿放入25℃恒温箱中。2.2.4 幼虫的饲养及数据的整理与记录 从幼虫孵化出开始算为一龄,整个发育过程均在25℃恒温的条件下进行,重复20组。每隔十二个小时观察一次幼虫蜕皮或者叶片取食情况,及时更换新鲜叶片,并保湿。更换叶片时,小龄幼虫取幼嫩心叶,叶面积采用方格为0.5mm×0.5mm的透明塑料胶片,拍摄下叶片照片,利用抠图软件和覆盖度软件计算出叶片面积。大龄幼虫可直接利用叶面积测量仪测量出叶面积。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3.结果与分析3.1 苜蓿夜蛾各龄幼虫取食量结果 平均龄期15.046天。一龄幼虫平均取食面积为0.345 mm2,取食持续时间2.909天;二龄幼虫取食平均取食面积为1.342 mm2,取食时间持续2.455天;三龄幼虫取食斑逐渐加大,往后龄期越大取食量越大。三龄幼虫平均取食面积为3.637 mm2,取食时间持续1.864天,四龄幼虫平均取食面积为11.913mm2,取食时间持续2.545天。五龄幼虫平均取食面积为154.502mm2,取食持续时间为5.273天,是四龄幼虫取食速率的近7倍,平均取食比例为90.0%。表一 各龄期幼虫取食面积及比例龄期平均取食面积(mm2)取食时间(d)取食速率(mm2/d)平均取食比例一龄0.3452.9090.1190.002二龄1.3422.4550.5470.008三龄3.6371.8641.9510.021四龄11.9132.5454.6810.069五龄154.5025.27329.3010.900总和171.74015.04636.5981.000取食量随龄期变化曲线4. 结论与讨论 苜蓿夜蛾的取食量研究来看,从4龄开始幼虫的取食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防治工作最好是在3龄或者3龄之前进行。3龄以前取食量较小,仅占全部取食量的2.3%,4龄后取食量猛增,5~6龄幼虫平均取食量较多,取食天数也较长。取食痕迹也逐渐加宽,取食线较深且密集,取食面积较大。危害也较前三龄幼虫严重。各龄幼虫的取食量与幼虫的日取食量相对应,即同龄幼虫随生长食量逐渐递增,在蜕皮或预蛹前达到同龄幼虫取食量的最大值。 通过苜蓿夜蛾取食量室内测定,苜蓿夜蛾一生平均取食总量为170.396cm2,平均取食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