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青为伴度春秋
钱骥俊简介
钱骥俊(山夫)1941年生,研究馆员,磨杵草堂主人,山西省美协理事。山西省中国画人物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诗书画印艺术家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北京荣宝斋工作时期,受老一辈国画家影响,致力于传统国画的大写真实践,颇具心得。60年代初调至山西工作,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期间,发表、出版了大量的多画种作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在中国画创作中,追求灵动洒脱的笔法营造意境,在艺术的个性化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的部分作品参加了全国及地方美术展览并获奖。
电话:0351-8696983
钱骥俊以美编为业,以绘画名世,出语喜幽默调侃,为人足坦率真诚,浑身漾溢着一股文人气。得益于他的始而为话剧演员、现今为报纸编辑的娇妻,他能讲一口普通话。然每当高频率的思辨涌击唇齿,却偶有几个不协调的上海音飞迸而出。“嗬嗬。”这当儿他会笑出声来,解释说他原是上海真如人,说语言这厮真是无情,总是把他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倘若你要是坐下来和他聊,会立时发现,他的一头披藏的白发原是一片早春的杏林,花花蕊蕊全孕育的是大大圆圆的果实,不定哪一天就坠落枝头。
青年时代,钱骥俊有幸习画于京华画苑荣宝斋,尽日里于勾线描红复制古画之余,得以饱揽娄师白、陈半丁、董寿平、黄胄等国画高手泼墨挥毫;满堂悬挂的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诸位大师的作品,更其时刻浸淫着他的心灵;至于国画高手许庐麟老人,更是视他如门徒,讲解演示,对他教诲多多。这难忘的一段岁月,如珍如宝,似丝似缕,至今温馨着他的一颗画心。
伴着这温馨的,还有一位青春同道秦元阅。他们俩共居一室,砥砺切磋,不惟研磨画意,兼而博览群书,借得附近的一片小书店,把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均饕餮果腹,化为血肉。稍嫌不足的,是他受这位同道的影响,一度潜心于西画,并有几幅作品发表,多少有点忤恃了荣宝斋的机遇。
后因装饰人民大会堂山西厅,被选调来山西后,钱骥俊始而入美术工厂,继而进《山西文艺》――《晋阳文艺》作美编;加上三年困难,十载文革,他虽兀兀,奋斗不息,但干的多是服务于政治的漫画、壁画、宣传画、连环画,尽管有些作品在当时广获关注,但方今留存下来的,还要数他主笔勾线、与人合作的大型壁画《云冈》(迎泽宾馆收藏)和《黄河入海流》(省人大中心会议室)以及大型壁画《南国堆翠》这三幅了。
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机缘可以失去,而人的文化本体却只会与日俱增。钱骥俊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熔铸的画家,终归要汇入大写意的中国画之流。他心中的“荣宝斋情结”是一座山,他头脑中的许庐麟老人有着宗教般的力量,他的心性,他的良知,他的学养,都迫使着他以中国士人的笔墨,抒写心中的志趣,翕张情感的翅膀。
因此,钱骥俊矢志于中国画虽说晚了点,或者说多经历了一番曲折,但画理是相通的,博识与广见如群山之石,抛出去引来的都将是玉石。从这个视角看,他的多侧面致力,多画种积累,赐予他的该是左右逢源之力,百川济海之势。
还是早几年,钱骥俊忽然心血来潮,涉笔便涂下了人物大写意《山鬼》和《潘金莲》各一幅,令我过目。那生辣的用笔,盘曲的线条,使人物形变而神张,似丑却至美,无一处不恣肆着作者的自我。“够品位。”这是我的直觉,而对于钱骥俊来说,他不是在浅尝试笔,他说他得先感觉感觉他和国画的缘分怎样。
不用说,他试出了信心。因为他的这两幅画很快就被识家抢走。
具有半个世纪画龄的钱骥俊,自然知道他以后的路还有多长;而作为一个文人画的许身者,他更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开发自己。他手不释卷,拼命地读书;他一本接一本地攻读前人的画论和画作,把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任伯年等画圣祭为恩师;他兼收并蓄,不捐细流,涉猎可以到手的一切古今画作;他更切切关注着当今的中青年国画高手,看他们登上了多高多险的峰峦。诸如彭先诚、王孟奇、李世楠、周思这些名字,他张口便是。就连一生潦倒,临死才被人发现的大画家陈子庄先生,他也未曾疏忽。至于省城的一些有造诣的书画家,就如同亲戚会朋友,他得暇就前往登门求教。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愿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训。他说:拜会古人,可领略往古的艺术高峰;历阅今人,可揽取来今的画坛胜迹。不知古今,既无由继承,也无从发扬,盲人骑瞎马,行远也难。
钱骥俊极注重练笔。他操笔作画几十年,造型早已不是问题;对于线条这一东方艺术的表现手段,也已掌握。所难者,在笔会人意,在墨分五色,在笔简意赅,在脱俗传神。为此,尽管他年幼就在老爷爷的指导下习碑临帖,方今他对于这种运用毛笔抒写的基本功,仍不甘稍事放松。前两年,他一日半纸临写的是褚遂良;今年,又筹写上王羲之的《兰亭序》。他对秦汉简,也兴趣甚浓。说到练笔作画,他可以把任伯年的钟馗默画得毕肖。他只看了一次赵梅生画水仙
文档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