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主义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女性主义文学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女性主义文学 ——独特意象下的现代主义意味   王祝婧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20世纪西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运动掀起了女性解放的狂潮,而实际上,西方女权主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源起于法国资产阶级和启蒙运动后。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女权运动以推动立法为主,强调女性与男性平等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之后第二阶段的女权主义运动,也即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是女权主义在西方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在西方这股“热潮”的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在林白、陈染、海男等“新女性作家”的身体力行之下,女性文学逐渐被“浮出历史的地表”,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略却又特立独行的华彩篇章。   关键词:镜子、阁楼、浴缸、女性主义、意象   弗吉尼亚middot;伍尔芙的代表性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创了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典型意象——房间。除“房间”外,“镜子”、“浴缸”三种意象,频繁出现在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陈染、林白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了以上三个意象群。所谓意象“概括的说,就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感知的形象符号,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体,便于玩味关照。”因此,在女性主义文学中,“房间”(也可引申为“阁楼”)、“镜子”、“浴缸”三个意象必然指征着某种特定的情感体验,下文将详细论述其间的深意。   一. 阁楼意象(房间意象)——幽闭的禁地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阁楼”是我同其他小伙伴的玩耍之地,“母亲们宣传计划生育,肉色的人体模型堆积在阁楼上……在无聊的下午,偷偷走到阁楼上,生殖器们被抛开了断面……”,同样在林白的另一部小说《日午》中的女主人公“在她死之前一直住在沙街上,住在她舅舅家的阁楼里”。陈染小说《私人生活》中:“我住在母亲遗留给我的古老P城里的一套房屋里,内心宁静,这套房宅,门窗遍布,回廊悠长。”《饥饿的口袋》中:“年轻的剧作家麦戈小节是在这一天夜深人静的茫夜里发现了这幢孤零零挂满爬山虎的阴湿隐蔽的旧阁楼的。”阁楼,即暗楼,指在房屋建成后,因各种需要,利用房间内部空间的上部,搭建的楼层,一般采光条件较差,从来就不是日常正常生活的居所。然而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多居住在阁楼或独居在自己的房间,在“阁楼”亦或是“房间”这样幽闭、狭小甚至灰暗的有限空间里生活。“阁楼”完全是一个由女性自己建构起来的一个封闭空间,除本身的物理封闭性外,女性主人公们又为它笼罩上了“窗帘”,使得本就幽暗的阁楼更加遮蔽,内心上完全建立起了心灵的“阁楼”。在这个只属于女性自己的心灵空间里,现实生活的种种约束、规定、条例、制度以及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非同性——男性,将会被“阁楼”自动屏蔽,完全不被过滤的整体性摒弃,置身其中的女主人公们完全活在女性荷尔蒙所支配的“心灵栖所”。无论在“阁楼”里住着的是像《饥饿的口袋》中的麦戈,过着梦呓一样的生活,“唯一抵御孤独与空洞的办法就是与她跳动的键盘上的手指进行自我交谈。”还是《致命的飞翔》中在风雪之夜,踏上圆凳,把自己的脖子套在房梁垂下的绳索上,无论她是怎样的女性,她们都用“阁楼”来抵御外部世界的诱惑,“自我孤立式”的将身体和心,放逐在“自我栖息”的园地里。这里永远是一种“不含有正常的男女混合荷尔蒙气场的残缺的气味”,一个拒绝男性,女性处于毫无戒备的自我状态的世界。   二. 镜子意向——孤独的自恋   镜子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其各自丰富深邃的文化含义。女性与镜子间,似乎本能地联系在了一起。镜子与女性天然的亲密关系,成为一个有别于男性视角的独特手段,镜子的审美蕴藉,集中了女性性别意象、性别经验的私密标志。   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开篇:“我对自己的凝视和抚摸很早就开始了…”,在提到“容貌美丽而冰冷,终生未婚”的梅琚老师时,曾这样写道:“镜子很多。一进门正对着墙上就是一面半边墙大的镜子,如同剧场后台的化妆室。”暗示着女性与镜子间某种本能地关联,当女性赤裸的身体在镜像中一览无余时,一种私密与欲望的心灵状态便在“抚摸”中得到满足,这是源自女性内心的深层快感的激活。 镜像中的“我”,仿佛是另一个“我”一个存在于不同维度空间的“我”,只有在镜子前才能显现的“我”,这个“我”被“父权制”模式下的社会制度、道德文化所压抑,被暂时压制,当“我”脱掉所有的衣物,抛弃“我”所承受的负重时,深藏的“女性之我”被唤醒,一种精神的释放像一只双头的怪兽,在镜面的作用下,暴露女性内心不为人知、不被关注的矛盾空间,扩大原本隐秘的心理暗流,以此反射到公众话语系统中,用一种类似极端、夸张的手段,表达女性自身的怀疑、觉醒、确定、反思在现代语境中的生存障碍。   陈染在《私人生活》中,也有大量关于在镜前自赏的自恋文字:“小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