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大自然的美育功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大自然的美育功能   大自然是一所美育的大课堂,这种“人化”的环境,不仅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表现大自然对人有诸多的美育功能。   一、大自然的美提升人对生命的深度体验   自然美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美,与艺术美相比,其审美特性更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形状、色彩、质感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它所积淀的社会理性内涵往往是隐晦、曲折和间接的。恰恰是这一审美特性,当人与大自然发生关系时,自然环境的美对人便会产生立体感性的刺激,在立体理性的介入下,带来对人性的深度体验,带来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度体验。      自然界中崇高的美感,常常是在与人的冲突、斗争中显现出来的。当人受到挫折的时候,自然美往往能唤起人对生命的信心。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非常苦恼的日子里去村子里散步,看见一只小麻雀,朝着一只要捕捉它的鹰,鼓起小胸膛,放胆地叫着。于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有了胆量,有了勇气”,并写下:“无论如何,我们继续奋斗!”革命家卢森堡在狱中曾有过悲观失望的心情,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她看到的是愁云惨淡,但当她看到闪电和云霞时,便鼓起了勇气。她在《狱中书简》里写遭:“不论我在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   自然界中优美的美感,常常给人以生命意义的颖悟。如置身于绿树青草丛中,这平凡而美丽的景象也许突然让我们感到:生命多么美好,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未有过像这样的富于诗意,强烈地感到生命的存在和人性的自由。即使置身于最平凡的最常见的自然环境中,一片绿叶,一泓清泉,一丛野花,也会使人们产生对世界万物的同情心,想到爱,并会自然地总结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因而,大自然的美时时刻刻会启迪人对生命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大自然的美陶冶人的性情   美育是情感教育,它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以美诱人,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社会美育如此,自然美育也不例外。大自然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可以激发人的情感,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是感情与认识、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完全出自于人的内心意愿,不需要外力的强制和规范,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描述的那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自然美育对心灵的陶冶和净化,好像春风化雨,入夜无声,使人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美的熏陶,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从而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发挥审美教育作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爱静,而山给人的是肃穆之美;智者爱动,水却给人以洋洋流泻的想象。人类认识自己,掌握世界,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联想能力。看到松树,会联想到它的苍劲、坚韧;看到竹子,会想到挺拔、不屈;看到鸳鸯成对,总是形影不离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爱人之间的美好感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看到“鹰出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时,积极向上、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难和它匹敌的。”如在北方成长的青年与在南方成长的青年在性情上往往有差异,长期生活在水乡的人与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人在气质上也有明显差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憨厚,有的机灵。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是人们自然生存的老师,长期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对人的性情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带来超越有限感性的精神升华。   三、大自然的美激发人的爱国热忱   欣赏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会自然而然从多方面激发我们心灵深处潜在的美好意识,开阔胸襟,培养高尚的爱国热忱。   青少年应当了解祖国的山河,只在书本上的了解还不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闲暇日的旅游,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培根在《论人生》中说:“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经验的一部分。”若有机会登泰山、游桂林、泛舟西湖、攀越峨嵋、穿过长江三峡、漫步河西走廊、欣赏秀丽的江南风光、游览古朴的塞北山川,你会觉得我们的祖国有多么辽阔、壮丽和伟大,不需要说教,就能激发你对祖国更深沉的爱。   我们可以把旅游当作一面镜子,从中看到祖国的山河,风土人情。只有了解祖国,才能热爱祖国,激发起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热情。方志敏曾满怀激情地说:“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们可以说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羡慕之美。”这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