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3章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军事制度的改革;南洋自强军 1895年冬,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组建自强军。 练兵处的成立 1903年10月清政府设立练兵处,统一领导全国新军编练。;2、新军的编制 新军完全按照欧洲陆军的编制。按照1905年的统一编制,军为最高军事单位,下辖2个镇,镇为基本军事单位。镇以下分协(混成协)、标、营、队、排、棚。实行多兵种混编。 按计划全国设立36镇,各省分批分期编练。但清亡前并未完成。;3、新军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经过编练,新军成为清朝的正规部队,其中北洋六镇,实际上是清朝的中央军。 新军采用西方国家的军事编制、先进武器装备和作战思想,是一支较有战斗力的近代军队,但仍然带有较浓厚的封建残余。 新军建立的一个重大后果是北洋军阀的形成。;第八节 筹办地方自治 清代实行的里社制、保甲制等,大多负责征收赋税、摊派徭役、防范反抗行为,不是自治机关。清末推行的地方自治,是由当地人民公选代表,组织自治团体,办理地方公共事业,作为地方政府的辅助机构。;1908年8月,颁布府州县以下的城镇乡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专办地方公益之事,辅佐官治为主”,由地方公选合格绅民担任自治团体负责人,在地方官监督下办理地方事宜。;第九节《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和袁世凯内阁 一、《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产生背景 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摇摇欲坠。1911年10月30日,发生滦州兵变,提出政纲十二条。在压力之下,清政府于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内容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第四条 皇位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 ; 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 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 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 第八条 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它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 第九条 总理大臣受国会弹劾时,非国会解散,即内阁辞职。但一次内阁不得为两次国会之解散;第十条 ???陆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 第十一条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紧急命令,应特定条件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为限 第十二条 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但媾和宣战,不在国会开会期中者,由国会追认 第十三条 官制官规,以法律定之 第十四条 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议决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又预算案内,不得有既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 ;第十五条 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由国会议决 第十六条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第十七条 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第十八条 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第十九条 以上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各条,国会未开以前,资政院适用之。 3、特点 (1)对皇帝的权力作了较大的限制。 (2)大大提高了国会的权力。宪法改正提案权、选举总理、批准预决算、议决国际条约等 (3)对人民权利没有做出规定。;历史地位:否定了君主专制,是一部虚君制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 二、袁世凯内阁 1911年11月1日,清政府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8日,资政院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清廷再次任命。 11月16日,袁世凯组成内阁。 12月6日,清廷谕令监国摄政王载沣退归藩邸,不再预政,嗣后用人行政,由内阁总理大臣、各国务大臣担负责任。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有贺长雄:统治权移转说。 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第一,它对冲、稀释乃或阻止了南方政权的种族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第二,通过清帝逊位,传统王朝屈辱而又光荣地把王权交给了一个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