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精选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
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
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建议学分 课时 A101 中国文化概论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1 19 A102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蔡义江 中国红楼梦学会 副会长 3 57 侯会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段启明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袁世硕 山东大学 教授 A103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教授 1 23 A104 考古与人类 高蒙河 复旦大学 教授 2 27 A105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万献初 武汉大学 教授 1 19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郭齐勇 武汉大学 教授 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 陈炎 山东大学 教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建议学分 课时 A106 中国古代史 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3 45 A107 先秦君子风范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2 30 A108 蒙元帝国史 李治安 南开大学 教授 2 32 A109 明史十讲 樊树志 复旦大学 教授 1 14 A110 清史 李治亭 吉林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1 24 A111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迟云飞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1 17 A201 中华民族精神 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2 30
A301
国学智慧 李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2
30 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曹胜高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A302 儒学与生活 黄玉顺 山东大学 教授 1 18 A303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查屏球 复旦大学 教授 1 17 A401 隋唐史 韩昇 复旦大学 教授 1 22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建议学分 课时 A402 宋辽金史 余蔚 复旦大学 副教授 2 27 A403 中国哲学概论 陈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2 26 A404 考古发现与探索 高蒙河 复旦大学 教授 2 28 A405 中国书法史 朱彦民 南开大学 教授 1 22 A406 中国陶瓷史 贺云翱 南京大学 教授 1 21 A501 走进《黄帝内经》 于铁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1 20 A502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彭林 清华大学 教授 2 27 A503 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 彭林 清华大学 教授 1 21 A504 老子论语今读 陈怡 东南大学 教授 2 29 A505 秦汉史 秦晖 清华大学 教授 1 22
B.自然、科学与科技
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B.自然、科学与科技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建议学分 课时 B101 魅力科学 车云霞 南开大学 教授 1 19 杨振宁 清华大学 诺贝尔奖获得者 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 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名誉所长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 B1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雷毅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 35 杨舰 清华大学 教授 冯立升 清华大学 教授 戴吾三 清华大学 教授 蒋劲松 清华大学 副教授 鲍鸥 清华大学 副教授 刘兵 清华大学 教授 B103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2 31 B104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 2 27 B201 全球变化与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