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的保护与发展:一位牧民与一位教授的20年.docVIP

羌塘的保护与发展:一位牧民与一位教授的20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羌塘的保护与发展:一位牧民与一位教授的20年   记得我第一次遇到普穷那拉――一位羌塘的牧民――是在1991年。那时我正和来自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道,在羌塘进行一次野生动物调查。当时,普穷的家就是个牦牛毛编制的帐篷,和其他牧民家庭一样,他们的家畜群由绵羊、山羊和家牦牛组成。他们所在之地的海拔有4900米高,已经位于牧草草场的北部边界了。再往北,500公里的无人区内,绝大部分是贫瘠的荒漠草原。不过那里的草还够他们家的家畜食用。有位西方探险家曾这样描述:“这里除了风,没有其他痕迹。”普穷用当地牧民特有的热情和友善把我们邀请到他们的帐篷里做客。他女儿为我们端上了新鲜的酥油茶。他告诉我们,他们是在12年前从南边搬到这里来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后期,政府曾用集体制来进行管理当地的生产生活。1981年起,开始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家畜和草场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理。普穷家的条件在20多年里逐步好起来了。   2003年,我又一次来到普穷居住的地区,这次的合作者来自北京大学和西藏自治区林业局。普穷身上有了更多岁月的痕迹,背驮了起来,手里也握着拐杖,但是他亲切的笑容依然如故。现在,他们家已经拥有了3间房子,一辆摩托和一辆卡车代替了马。以前,他们要用牦牛运输羊毛、酥油和羊肉到南边交换青稞,再运回来磨制糌粑。而今这样的旅程已经成为历史。一条土路延伸到他家门口,邻里之间的交往变得容易了。“当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普穷说,“只有我们一家,现在一共有11家人了。不过这样一来,草地也就少起来了。”附近的北措乡,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时候,有90户人家,现在已经增长到137户了,家畜由原来的45000头增加到79000头。   从1985年至今,我多次在羌塘进行野生动物调查,加上2007年最近的一次,已有19次了。除了越来越多的摩托车以外,卫星通讯、太阳能板、电视机,甚至做酥油茶都用上了电搅拌机。看到许多牧民家生活水平如此快速的提高,我感到十分惊喜。   与此同时,大部分乡上的草场已经承包到户,承包年限为50年。在我眼里,普穷从一个游牧民转变为定居型的牧场主。我担心,这样的定居模式,是否会导致当地草场承受过多的畜牧压力?草场质量会下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我们已经遭遇过很多这样的教训。我还担心,在这样固定的草场中,普穷是否愿意接纳那些不断来访吃草的野生动物,比如藏野驴?过去,如果普穷的草场遇到干旱和大雪灾,他可以把饥饿的家畜转移到其他地方,现在还可以吗?政策的变化,常常会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负面效应。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这些效应?   作为一个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人员,我还有另外一些担忧。当各方出现冲突的时候,野生动物无法发表言论,它们不会使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意见。比如围栏问题。现在,有许多人家出于不同原因,在他们草场周围竖起了围栏。围栏明确了草场边界,围栏里的家畜不需要严格的看护,季节性草场划分清楚,同时也排斥了野生动物的光顾。这些都可以成为建立围栏的有利之处。县政府实施围栏工程,提供免费的围栏,甚至是给予补贴。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围栏竖立起来,藏羚羊的迁徙可能会受到阻碍,被迫改变路径或者停止迁徙,其他的大型野生动物的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当地的围栏普遍为1.2米到1.4米高,对于野生动物而言无法跳过去。我曾看到围栏上挂死的藏野驴,也听别人说起过其他动物,比如藏羚羊、岩羊和藏原羚的类似遭遇。   1990年,当我第一次来到阿里的阿鲁盆地时,只有很少的牧民在那里季节性地放牧。我在一次野外调研中,曾记录了681只野牦牛和许多其他的野生动物。在我的眼中,这是羌塘最好的野生动物领地。我为此建议林业局,应该给予阿鲁盆地特殊的保护。但是,这个建议一直被搁置在纸上。现在,整个区域被许多条道路所分割,到处都可以看到房屋,长长的围栏切割着草场。如果谁现在经过那里,可以看到十几只野牦牛的话,已属于非常幸运的事情。疏忽和漠不关心已经破坏了西藏一处最好的自然遗产地。   以前,羌塘的人迹非常稀少,仅仅在夏天,会有一些牧民带着家畜在部分区域放牧。上个世纪50-60年代,道路逐渐兴建起来;70年代的时候,部分家庭或者整个乡从南边迁入羌塘,建立了定居点。如今,所有好的草场都已被占据。家畜管理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和生物学的综合系统,在目前变化的经济和政策背景下更为复杂。野生动物又增加了这个系统的复杂性。      羌塘,虽然看上去荒芜,但是曾经生活在那里的野生动物数量是非常令人诧异的。早在1903年,一位西方探险者曾目睹过这样的藏羚羊群,“在我的视野中,一次至少可以数到15000,甚至20000头藏羚羊”;在一个山坡上有“几百只野牦牛在觅食”。现在,如此场景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就已列入国家一级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