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上的故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味觉上的故乡   作家简历   李智红,1963年生,彝族,大专文化。现为永平县文联主席,《博南山》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在《民族文学》、《中华散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众多报刊及海外华文报刊发表。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大系》、《2001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2001年中国诗歌精选》、《滴水藏海》、《读者系列丛书》、《中国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精选》等选本,并被《小学语文教学范文选萃》、《国旗的故事》等选用。《善待对手》还于2004年6月1日被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选用播出。曾获得《中国文化报》散文奖、《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云南日报》第五、第六、第七届优秀文艺作品奖、云南省第五届优秀文学艺术创作奖。      白石榴      在澜沧江霁虹桥渡口东面的永平县地界,坐落着一个名叫杉阳的古镇。   古镇的出产,有两样是好东西,一个是缅桂花,再就是白石榴。   说起石榴,能在全国叫响的,自然属陕西临潼。据说临潼的石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种植历史,说那是西汉的“外交部长”张骞到西域公干的时候,觉得味道不错,便顺手摘了几个,在临潼试种的。临潼石榴的产量,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别的地方根本没法相比。即使是我们云南人说起石榴,首先想到的也是蒙自。蒙自的石榴不但个头憨大,汁水丰盈,而且面积广,产量高。再就是石屏,石屏石榴在云南也是数得着的品牌。但石屏的石榴我品尝过,酸味太重,没有杉阳古镇的好。   这杉阳古驿的白石榴,给我的印象是极深的,果大皮薄,色泽鲜艳,籽满汁多,晶莹剔透,酸甜适中,味美可口。临潼石榴我没有吃过,但这白石榴的成色和味道,应该与之不相上下。   据说这杉阳白石榴的栽培历史,也很有说头。是几百年前,“走夷方”的商人,从东南亚一带给“引”进来的。这一说,我还是有些相信的,毕竟古代的时候,“博南古道”也算是“九州通衢”,马帮商贾,人来人往,什么好东西都要从这条古道上或往里运,或往外销,杉阳又是古道上的最大驿站,有好吃好耍的东西被挂拉下几样,一点也不奇怪。   我有一位专门倒腾兰花的朋友,为人极其豪爽、风趣,发了点小财后,这几年突然热衷起了盆景栽培。他的盆景作品题材广泛,但培植得最多也最成功的,也就是白石榴盆景。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喝茶闲聊,题外话说得最多的,就是石榴。   大前年,这位改行从事根艺盆景买卖的朋友,自己筹资30多万,建盖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别墅”。主房是上下两层的钢混小楼,再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中别无它物,全种上了白石榴。通道两边摆放的花木盆景,也全是精心修剪培育出的白石榴矮种。每到五月,整个小院是丹红乱眼,绿荫婆娑,满目是生机盎然的诗情画意。到了秋天,更是硕果满枝,美人脸颊般红润逗人的石榴,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把个小院点缀得秋光流盼,情趣盎然。我们呢,赶上白石榴成熟的时候上朋友家,自然也是摘得顺手,吃得尽兴。      白木瓜      云南人平时说的木瓜,并不是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那种番木瓜,而是独产于滇西一代的白木瓜。   白木瓜在云南西部的大部分县份都有出产,但品质都赶不上永平的好,首先是个头太孬,只有半个拳头一般大小。其次是酸味太重,属于“寡酸”的那种。永平虽然是个小地方,由于气候使然,白木瓜是特产,七个乡镇都有种植,而且个头大,肉厚汁多,酸甜适中,香醇延绵,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功效,有开胃、健脾、治跌打、滋补以及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诸般功效。这一说,自然是有依据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木状如柰,春末开花,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着粉。……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的记载。   白木瓜是一种蔷薇科的落叶小灌木,树高二三米,枝条上有刺。花是在抽叶前便要开放的,三五朵一簇,欣欣向荣地聚生于老辣的枝条上,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花形五瓣单层,花萼呈筒钟状,花色猩红,也有淡红或乳白的,但极为少见。   白木瓜的果实为卵球形,但这是官话的说法,永平本地人称为“牛腰子”形。刚结出不久的嫩果,我们叫他“木瓜?N(de)”,“?N”是永平的地方方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包含有“幼小”或者“鲜嫩”,类似于少女乳房的意思。   记忆中,“木瓜?N”是我童年时代最馋的“零嘴”,当木瓜的幼果生长到大拇指一般大小的时候,我们便背着大人,偷偷地摘下一些,将辣子面和盐巴、味精调和在一块,做成辣子盐,蘸了来吃。那滋味,酸辣脆香,大开胃口。至今回想起来,还让人直咽口水。   白木瓜最好的采收季节,是在霜降以后,这个时候,白木瓜已经熟透,金黄色,果皮会渗出一层粘粘的蜜汁,散发着淡淡的酸香。永平人除了喜欢把它加工成木瓜丝或木瓜片风干收藏外,还喜欢将熟透的白木瓜与佛手、香橼一类的香果,一同放在堂屋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