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
Zhangdog 倾情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治法部分 GB/T l6751.3-1997
Clinic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rapeutic methods
前 言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规律,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了更
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满足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必须遵循中医学
理论体系,建立统一、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包括中医疾病、证候、治法三个部分,分别规定了中医临床常见疾病、证候、治则治
法的基本术语及其概念。鉴于中医英译名的原则、方法不尽一致,故本标准仅提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
中文部分,英文对应词暂未列出。
本标准是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第三部分,规定了中医临床常用治则与治法及其定义,包括药物疗法、针
灸疗法、推拿疗法、外治疗法、意疗法、饮食疗法等,计1050 条。
本标准中列有部分同义词,临床诊疗时,提倡使用正名,避免使用同义词。治法中用方抬号 [ ]所括
起的部分,表示放在括号中间的词可以代替部分前面的词。治法中用圆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可
以省略。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都是提示的附录。
鉴于中医学理论渊博,实践性强,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使中医学术不断充实、
完善。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外科、儿科、眼科、耳鼻
喉科、皮肤科、肛肠科等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
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文锋、王永炎、陈土窒、陈佑邦、潘彼秦、吴厚新、蔡溢、李乾构、晁恩祥、胡
铁城、郭志强、景录先、靳倚、李国栋。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解释。
Zhangdog 倾情制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临床 13 种常用治则和1037 种常用治法及其定义。治法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
拿疗法、外治疗法、意疗法、饮食疗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卫生统计、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15657 一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ZY /T 001 一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 治则
3 .1 急则治标
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情况下,应及时救治标病,如止血、止泻、
止痛等,然后治其本病的治疗原则。
3 .2 缓则治本
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在病势缓和、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以调理、补益为主的治疗原则。
3 .3 标本兼 [同]治
在病证出现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3 .4 因时制宜
在治病时,应考虑到时令气候等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
3 .5 因地制宜
在治病时,应考虑到地域环境等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
3 .6 因人制宜
在治病时,应考虑到病人体质等个体差异,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原则。
3 .7 扶正祛 [达]邪
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而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
则。
3 .8 扶正固 [培]本
对于正气亏虚的病证,宜采用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
3 .9 祛邪扶 [安]正
对于邪气实而正气偏虚的病证,应采取以消除病邪为主,扶助正气为辅,使邪去而正安或正复的治疗原
Zhangdog 倾情制作
则。
3 .10 攻补兼施
对于虚实夹杂,或虚实病情相当的病证,可采用既扶正又法邪,即法邪与扶正并重的治疗原则。
3 .10 .1 先攻后补
先攻邪后培补的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