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确的自我评价用户能力受到经验影响
Experience effects on the accuracy of self-assessed user competence準確的自我評價用戶能力受到經驗影響 論文出處:Information Management 43 (2006) 378–394 關鍵字:User competence (用戶能力); Training (訓練); Self-assessment (自我評價); IT domains (資訊技術領域) 指導教授:晁瑞明 博士 報告人:陳昶瑜 E9521027 3.研究方法 在這重複的測量設計,每個受試者包含多年的電腦經驗和其他個別因素的IT 經驗背景詢問表。 受控制的環境下,完成陳述和程序的知識自我評價和試驗。 受試者被隨機分發到第1或2組。兩組皆先發給背景詢問表。先給第1組有陳述和程序的自我評價測試,接著給第2組(如圖3)。 3.2受試者 志願者是來自中型大都會區的4大組織,金融,零售,顧問和分散部門。 研究人員需要志願參加者,更進一步理解自我管理的學習過程的效力的一項研究。 強調我們需要有廣泛經驗和專門技能的志願者。 為了降低只有高水準者自願參加的可能性。 4.測量—因變數 4.1.1. 知識自我評價 6個項目測量,利用利克特7點量表 電子表格功能性(編輯,圖表,公式,巨集,資料庫,列印)有不同的熟悉程度。 和其他知識的得分測量,變為百分比。 附錄A裡的測驗題 4.測量—因變數 4.1.2. 知識認證 由30個項目組成,集中於相同的知識種類具體自我報告測量。 它是一項紙筆的複選測試。 題目是從一個提供給Microsoft Office 用戶專家(MOUS)的目錄隨機選擇,(見/traincert/mcp/mous/default.asp)。 這是一個Excel用戶專家的技能測試認證。 4.測量—因變數 4.1.3. 知識過程 22個項目組成,由NetLearn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的審定Microsoft Excel認証考試,包括相同的知識種類給予認證。 22個測驗題從6 個主要的功能,為每一個受試者提供一個綜合的程序知識計分。 4.測量—因變數 4.1.4. 自我評價的準確 在個人的自我報告得分和陳述或者程序的知識測試的調整比較。 4.測量 4.2自變數 4.2.1. 多年的經驗 4.2.2. 經驗寬度 4.2.3. 經驗錨 4.2.4. 控制社會期待性偏見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SDB) 4.測量—自變數 4.2.1. 多年的經驗 檢查經驗如何影響 知識的主觀自我評價和客觀的知識測量 4.測量—自變數 4.2.2. 經驗廣度 評價用戶能力廣度的最新測量法 調查受試者是否曾經使用過26項不同技術的哪一項 4.測量—自變數 4.2.3. 經驗錨 反映出處理第1或者2 組(知識試驗被完成的命令) . 錨的經驗怎樣透過管理知識被操作,在自我評價之前測試。 4.測量—自變數 4.2.4. 控制社會期待性偏見(SDB) 控制自陳量表中的作假反應 =社會期許性是反應心向的一種,指受試者依照社會期待而非內心真正感受作答。 應是”控制自陳量表中的作假反應”,克服方法有主試者和受試者建立親善關係、強迫選擇題型等。 這個偏見表明是否受試者是否有一種誤解自己,並且以有偏見模式回答的趨勢。 4.測量 4.3試驗性(小規模)的研究 在一中型組織內以及預先測試陳述的知識測量。 在陳述的知識測試裡,因為預先測試數據分析顯示,這些問題有低的可靠性。 使用預先測試數據,為我們的實驗樣品確定合適的數量。 5.結果 5.1受試者 74個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參加; 然而只有67 完成所有要求(只利用67個受試者資料) 34個首先完成自我評價(處理第1 組) 以及首先完成知識測試的有33(處理第2 組) . 如表格1 5.結果 5.2措施的描述統計學和可靠性 架構顯示可接受的可靠性(Cronbach α0.70) 5.結果—假說測試 5.3.1. 自我評價準確 表格3顯示相互關係測試,雖然自我評估,陳述和程序知識,如第一個假說所期望的那樣,有相當的相互關聯,但是還是有一點低。 自我評價的知識佔了過程知識的37%(0.612) 以及只19%的(0.442) 有陳述知識的變化。 試驗顯示自我報告的知識較接近程序測量(r=0.61) ,比陳述知識測量(r=0.44)高。 所以,當判斷他們能力時,個人非常倚賴程序知識。 5.結果 5.3.2. 多年的經驗對自我評價的準確的 考慮多年的電子表格經驗對個人的自我評價和證明的知識的調整的影響。 表格4顯示。受試者內在影響是重要的(H1)。 經驗在受試者之間的影響不重要(P 0.05) 。 受試者多年經驗,一點也不相關於知識測試,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