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文献与上虞青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窑文献与上虞青瓷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越窑文献与上虞青瓷 葛晓燕 浙江省上虞市图书馆 【摘 要】本文利用从古至今无数越窑文献,就青瓷在中国古代制瓷业中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青瓷用途的多样性以及越窑文献如何促进上虞经济发展、促进图书馆专题文献库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越窑文献 上虞青瓷经济 专题文献库 【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73-02 【Abstract】This article excerpts lots of Yue kiln literature in all ages, has a discussion on the incomparable historic position of celadon in ancient porcelain industry in china and its extensive functions. Yue kiln literature also facilitate the economy of Shangyu and are in favor of a library to build a collection of books on a certain topic. 【Key words】YUE KILN literature Shangyu Celadon Economy A collection of books on a certain topic “人从月边去,舟从空中行。此中人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上虞境内,一条以东汉孝女曹娥命名的江流,自南而北,纵贯上虞全境,它不仅记载了文人墨客寻山问水的雅兴事,更见证了越窑青瓷的兴衰史。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早期,上虞的先民们已在这片沃土上大量生产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越窑青瓷。据统计,自 1972年以来,曹娥江及其支流两岸的章镇、联江、汤浦、上浦、蒿坝、皂湖、梁湖和横塘等地,已发现汉至宋代的越窑遗址 400余处。经考古发掘和历代文献证实,上虞越窑所生产的青瓷,不仅烧制技术精湛,而且器形端庄优雅,釉色青莹滋润,饰纹华丽别致,曾一度成为宫廷御用瓷,并大量出口亚、非、欧地区。上虞也因此被国内外陶瓷界公认为青瓷的发源地。 一、越窑文献见证上虞青瓷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卓越历史地位 1.文献对越窑青瓷的高度评价,使青瓷在众多的瓷器中脱颖而出。上虞自东汉起,陶瓷的烧制技术已日趋成熟,这一点,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伯谦先生、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先生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均已大量撰文加以证实。但对越窑青瓷最早的文字记录,当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茶经》云:“碗,越???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段文字表明,当时烧制瓷器的窑口已遍布各地,而在众多的瓷窑中,唯越窑所烧造出来的青瓷,似玉、类冰,被公认为瓷器中的上品。从而奠定了上虞青瓷“瓷中贵族”的地位。 2.日趋完备的制瓷工艺,使越窑青瓷成为王室贡品。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南京地区的中型以上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精美的越窑瓷器。吴至西晋时期,越窑瓷器上常铭刻“上虞”、“始宁”(今上虞南部)、“鱼浦”(今上虞白马湖)等地名,这些产自上虞的青瓷,何以到了南京地区的墓葬中?专家推断,当时的会稽太守很可能曾以越窑的高档产品向吴室进贡。而《新唐书middot;地理志》中有关越州贡瓷器的记载,为这一推断提供了极好的佐证。一向以考据辨证著称的北宋赵令田寺也曾写过:“今之秘色瓷,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造的贡奉之物,不得臣庶之用。” 3.越窑青瓷远销海外,唤起我们对青瓷昔日辉煌的无限追思。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象征的中国古陶瓷在世界各地的发现,引起了陶瓷考古专家和中西交往史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中国古陶瓷学者对越窑的外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发表了《试谈越窑青瓷的外销》、《略谈越窑和龙泉窑的外销》、《论越窑和铜官窑瓷器的发展和外销》等专题论文。文章中指出:自唐以来,越窑青瓷的足迹已抵达朝鲜、日本、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伊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南也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瓷器的外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外制瓷业的发展。南宋时期刊刻的《袖中锦》中提到高丽著名特产时有“高丽秘色”一说,宋徐竞《宣和奉使高丽经》云:“陶炉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