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水荒”魅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水荒”魅影   城市水问   引言: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水一直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式谚语“旱涝保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古代农业式的思维与智慧,而今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庞大的工业城市群一座座崛起,由此而引发的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城市人口面临用水难的问题也席卷而来。数据显示,我国适宜人类居住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9%。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用水,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对都市化挑战,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是当前一个时期城市人口普遍关注的一个切身话题。      城镇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面积和大城市人口都急速膨胀,造成许多城市水域的自然结构被严重破坏,“水荒”成为城市水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失衡的北京:僧多粥少      今年春节刚过,当人们都还徜徉在新春的喜悦之时,缺水的景象,在这座现代化都市真实地上演着。在距离北京城区近80公里的延庆县大庄科乡水泉沟村,“哒哒哒”的马达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在过去一个多月里,这声音每天准得可以校时钟了,两三分钟的工夫,二十多名村民便自发排起了接水的长队,铁的、铝的、塑料的、胶皮的各种器皿,围着那辆发出哒哒声响的改装水车,七零八落地摆放了一圈。   不止水泉沟村缺水问题突出,去年入冬以来,持续的干旱,连续无降水、无降雪天气,致使供水偏向密集的市区,而市郊的大安山乡、千家店镇、房山区南窖乡等多个地方都面临缺水的现实。   历史上的北京并不缺水,北京城是在古永定河渡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曾经有很好的水源。三面环山,俯临平原,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地下水源丰富。湖泊、坑塘、沼泽,那时北京地区的湿地是现在的上百倍。   如今,永定河绝大部分河段在丰水期已无水流淌;原来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内湖,已变成大片庄稼地;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干”;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内湖以及北京大学的未名湖都干枯见底;位于西二环白纸坊桥西侧的鱼澡池,亦叫“青年湖”,曾经鱼跃荷香,而今仅存一小块凹地。   北京缺水的原因在哪里呢?1949年,北京人口约220万人,人均水资源达1800立方米。随着人口激增,城市规模扩大,截止到2007年,北京迅速膨胀的人口已接近1800万,是原来的8倍多,城市用地增加了50倍,用水需求比1949年增长了35倍以上。事实上,是用水过快增长,超载的城市规模,超过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才导致北京变成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特大城市。      干渴的成都:河流消亡      与北京一样,历史上并不缺水的成都,现在也面临“水荒”。作为成都的主要供水源,岷江来水,近几十年一直呈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5%左右。造成岷江来水下降的原因是,岷江上游的积雪量在不断减少,截至2010年2月,高山积雪较往年偏少了近5成。   由于缺乏活水,河流自净能力丧失,一些自然河流消亡了――成都市相关水利专家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对成都府河九眼桥段、双流正兴段、清水河龙爪堰段、浣花溪、凤凰河、摸底河、西郊河、金马河等100多条河道的调查显示:成都河流缺水的现象并不仅仅是在哪一条河中存在:府河、南河(现统称“锦江”)生态告急,清水河、浣花溪水生态遭破坏,摸底河不能流动了,凤凰河难觅水生物,金牛支渠等8条小河流已河道干涸、河渠荒废……成都市三环路内的多达52条河流已经不能再称为自然河流。   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也导致了水污染严重。一些自然河流则沦为生产、生活废水的下水道和雨季时节的溢洪道。   曾经是“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的蜀地,从2008年起,其首府成都就已经步入了全国400个缺水城市行列,2009年人均水资源仅660多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10%。      缺水的广州:水质型威胁      2004年时,广州市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从水量上看,广州市城市供水基本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城市缺水率为0.54%。但现在,因水质不达标而造成的综合生活缺水率达87.2%,其中水质性缺水最严重的是中心区、花都和增城。   在2010年12月17日举行的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公布的《关于检查〈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广州水污染情况没有根本好转。流域内的兄弟城市并没有处理好污染源,比如,佛山、南海等上游来水,使东江广州河段两岸污染隐患加重;增城、东莞两岸工业污水经广州河段西航道支流花地河流入珠江,使该地区的水长期受污染。换句话说,广州本身想治好水污染问题,也要协调好流域之内其他城市的治污问题。否则,广州的治污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