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网具考
网具发明,是古代科学技术的一大创造。在史前、先秦时期,网具曾广泛的被使用于狩猎和渔业。网具是古代人们经济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史前、先秦考古中,在古遗址里常能发现很多动物骨骸,而发现的狩猎工具一般较少。这种考古现象的背后,预示网具在古代可能有很大的使用空间(网的遗物一般较难保留)。研究古代网具的使用情况,对认识我国古代科技史和古代生产活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网具源起
中国网具的起源,文献托于伏羲氏,芒、蛛蝥等人。《易?系辞下》言,“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田)以渔。”《世本》云,“芒作网。”《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云,“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等等。伏羲、芒、蛛蝥等人,其时代均为史前史时期。综合各则史料来看,我国史前人类最初制造网大概是受了蜘蛛的启发而开始的。其制网的最初材料,有可能是首先用芒草制绳进行编织。芒(miscanthus sinensis)属禾本科,秆直立、粗壮,叶片呈线状披针形,边缘有倒刺。芒遍布于我国各地,我国古代人用它编织草绳、草鞋(芒鞋)等。《楚辞?惜誓》记“并纫茅丝以为索。”苏轼在《定风波》词中,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之描写。我国考古工作中,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现了很多绳纹陶片。绳状陶片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绳。最早的绳纹陶片,大概距今有1万多年的历史。如四川古蔺野猫洞遗址出土的绳纹陶片等(1)。其后,绳纹陶片的发现更多。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有公元前5600-6000的绳纹陶片(2),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现很多公元前5500-6500年的绳纹陶片等(3)。我国古代对绳的使用,在1万年前已有,在8000多年前已较广泛。但是,1万年前已使用绳,并不代表当时已能用绳结网。用绳结网,是古代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思维、新创造。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古代用绳结网、使用网的历史,至少可以推测到距今约9000年左右。譬如,距今约9000左右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就出土有用残鼎足改制成的陶网坠(4)。湖北城背溪古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距今约8000多年的用砾石加工的束腰形石网坠(图一,1)(5)。这些网坠的出现,以实物证明我国在当时已开始使用渔网。束腰形石网坠在我国流传很久,它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以后,便一直是我国网坠的主要形式之一,直至现代鄂伦春人仍使用它(6)。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还出现有很多其他网具实物。如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中出土有许多穿孔的蚌壳(7),人们认为,这种穿孔的蚌壳也是用作为网坠使用的。另据考古界研究,华北磁山文化古遗址中,还曾出现有网梭(距今约8000年)(8),网梭的出现,表明当时人已能编织较精细的网。这也就是说,当时人不仅可以结绳制网,而且还能用较细的纤维为编织细眼密网。《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污池”,“数罟”即细眼密网。以上,是我们根据考古遗存对网具出现时代所作出的大体推断。其实,网具的具体出现时间可能比我们推断的时代还要早。因为网具产生之后,其最初使用的领域可能是先用于网捕陆上活动的动物(网鸟、兽等)。只有在陆上使用活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具备在水中使用的经验。因为网不易保存,所以陆上使用的网较难遗留,早期陆上的网具使用时代较难考察。而水中的网(渔网),一般可以遗留有网坠等。我国目前考古界对早期网具出现的时间,仅仅是凭依网坠而作推论。这个推论时间,应该比网具出现的实际时间要晚。
二、网具类型
(一)陆上使用的网
我国古代陆上使用的网,使用形式和使用场合很多。据文献记载,古代无论集体田猎、个人狩猎、捕兽、捕鸟等,都经常使用到网。用网捕兽是古代狩猎的重要手段。《礼记?月令》云:“田猎置?、罘、罗、网,”郑玄注:“兽罟曰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孔子曰,“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盐铁论?刑德》云“罔(网)疏则兽失。”等等。用网捕鸟也是猎鸟的重要手段。左思《吴都赋》云“毕、罕琐结”(毕、罕均为捕鸟网,见下文)。司马相如《上林赋》云“蒙曷鸟苏”,蒙即指使用网捕。张辑注“曷鸟似雉,斗死不却;苏,畏惧不安的样子,《易?震?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古代田猎有时使用网的场面很大,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楚王田猎:“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扬子云《长扬赋》云汉成帝田猎时,“张罗、网、置、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犭穴犭矍、狐兔、麋鹿。”等等。根据文献资料,我国古代陆上使用的网具,主要有以下各种。
1、捕兽的网:
①?网:捕野猪的网。《后汉书?马融传》“罘、置、罗、?,弥纶阮泽。”李贤注:“?,彘网也。”
②?网:是一种较大的定置捕鹿网。《尔雅?释器》云“麋网谓之?。”《战国策?楚策三》记,“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网,前而驱己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