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朝的“黄委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清朝的“黄委会”   嘉应观位于河南武陟县东南10公里处,与黄河南岸的炎黄巨塑遥遥相望。据说,这片仿皇宫建筑群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王庙。清雍正朝时期,嘉应观如同当今的“黄委会”,是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   应好友慕旺妮相邀,我们来到雍正皇帝耗资288万两白银建造的集庙宇、宫殿、官衙于一身的嘉应观。   走进号称“黄河第一观”的嘉应观,满眼红墙碧瓦、楼阁凌空、雕梁画栋、翘角飞檐,一片壮观的气势,果然名不虚传。   嘉应观文物所所长冯新红介绍,殿内“钦赐润毓”金牌,是雍正皇帝当年赐予在武陟指挥堵决口的都御史牛钮的封号。牛钮是皇帝的叔叔,时任嘉应观首任主持。中大殿是故宫太和殿的缩影,顶棚的65幅龙凤图,为纯正的满清风格,据说是国内唯。观中有雍正皇帝亲自撰文的大铜碑,高4.3米,铁胎铜面,碑周雕龙,底座为蛟,工艺精湛,全国罕见,和观中能敲击出高低强弱八个音节的大铜钟起,被称为国之瑰宝。嘉应观在历史、艺术、科学、古建筑、水利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著名文物学家罗哲文、谢辰生先生曾于1999年在此考查时给予极高评价,并分别题词:“治河丰碑,文物瑰宝”,“治河先贤,功在千秋”。   嘉应观虽说是河王庙,祭祀的并不是神,而是历代治河功臣。这些,无不见证了中华民族与黄河水患作斗争的历史。   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浩浩荡荡穿越秦晋高原,挟带着大量泥沙,流进河南,流出小浪底进入平原地区,随后流速减慢,河道宽浅。平均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高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大量泥沙使河床加高,黄河两岸几乎全靠堤防作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地面3.5米,有的甚至达到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悬河。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全城37万人中34万人被淹遇难。   慕旺妮友自幼在嘉应观附近的学校读书,下课后经常到这里玩耍,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治河先祖是大禹。雍正朝以前沁河口至詹店之间,北岸无堤,这个18里长的缺口,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泄洪缺口,以备黄河、沁河涨水时沿缺口漫出,从武陟县嘉应观一带,路向原阳县方向泄洪。   经千年淤积,黄河河床于武陟往东越来越高,到了开封,黄河水面最高时,居然达到开封铁塔的腰部,因此黄河经常在武陟处决口改道。当时的左副都御史牛钮提出修沁河口至詹店的大堤,康熙帝不赞成。后来黄河在武陟的秦厂、詹店、马营、魏庄四次决口。洪水淹没焦作、新乡、安阳后顺地势向北流去,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津,危害华北。河南北部、山东等省千里沃野变成一片泽湖。百姓们流离失所,欲哭无泪。康熙皇帝原来决定让黄河经卫河、入运粮河,在天津入海,可后来黄河泥沙淤积,堵塞了运河粮道,这下皇帝着急了,便有了“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福、民灾关乎大清江山”的治河共识,于是,开始派遣大批清兵和百姓们一起展开治河的壮举!   清政府治河官员牛钮、齐苏勒、张鹏翮、陈鹏年等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实地勘察、紧张施工,终于在康熙六十年六月初五堵住了决口,但不久又复决,当时康熙皇帝病重,派雍亲王指挥堵口工程。为消除武陟黄河之患,雍正即位后采纳了牛钮的奏章,修沁河口至詹家店18里河堤。当时堵口、赈灾、修坝、修河神庙所耗费的国库银两几乎无法统计,清政府治河官员、军队及百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堵马营口时,朝庭三品大员、河道总督陈鹏年,积劳成疾累死在堵河工地。当时的豫北数州,可供填堵决口和筑堤的物料几乎用光,所用石料、土方数量无以计数,附近的树枝、树梢被砍光,就连麦秸、秫秸等农作物秸秆都涨价到三钱白银/斤(现折合人民币近20元/斤),无数百姓和清军士兵为堵决口和筑堤付出了生命。   巍巍黄河大坝终于在雍正二年四月修毕,雍正亲书“御坝”二字。这时恰逢黄河、沁河一起涨水,河水冲向大坝。面对滔滔洪水,牛钮、嵇曾筠率民工臼夜守护大坝,加高加固。等到汛后水退,奇迹出现了:一方面折向南岸的河水主水流冲击河沙,涮深了河道:另一方面大坝背水,泥沙淤积,成了高滩。最终的结果是,武陟由临水险工从此变成了滩坝。那时至今270多年,黄河再也没有从这里决口。   嘉应观祭祀表彰的历代治河功臣有大禹、贾让(西汉)、王景(东汉)、谢绪(南宋)、贾鲁(元朝)和明朝的黄守才、白英、潘季训、宋礼、刘天和,清朝的朱之锡、栗毓美、齐苏勒、稽曾筠、林则徐等。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个“能人”。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他上任的时候正是冬天。冒着严寒,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