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pdfVIP

如何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

2015/3/25 如何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 如何让学生 “健康、阳光、乐学” ? “选择了清华 ,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作者题记 我当校长这几年 文|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 ,教育学博士 ) 2010年11月 ,我正式出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以下简称 “清华附小” )第16任校长。刚接手 时 ,我一连好几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刚刚出台 ,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同时学校也面 临着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 ,作为校长队伍中的一名 “新兵” ,我如何 不辱使命 ,带领团队 ,“回头看、向前行” ?这几年 ,我想了很多 ,也做了很多 ,其中有这样 几件 “最重要的事”—— 一、找到清华附小的坐标 “承前”才能 “启后”。清华附小是一所有百年文化积淀的老校、名校。 “山川悠远 ,维其劳 矣”。无数先辈的所言所行诏示我们 :选择了清华 ,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翻开清华附小的历史 ,我陷入了沉思。百年来 ,清华附小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1915年 ,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创立 ,那时 ,学校就开设了算术课和英语课。受其时梁启超为 清华大学提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八字校训的影响 ,成志学校将 “立人为本 ,成志于 学”立为本校校训。民国时期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 ,提出人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他的 倡导下 ,学校成立了由朱自清、冯友兰、叶企孙等著名学者组成的校董会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 看到1936年大师们亲自签名的有关课程设置要求等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记录。抗战时期 ,学校 随清华大学迁往西南 ,艰苦的西南联大八年岁月 ,赋予其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品质 ,学校先 后开设了科学课、体育课 ,并自制飞机模型、体育设施、肥皂等。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后 ,成 志学校把周边的一所贫民学校 (成府小学 )并入本校 ,成立清华附设学校 ,让寒门子弟也能享 受清华的教育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学校秉持 “勤俭办学 ,全面发展”的理念 ,探索 “五 四制改革”。改革开放时期 ,学校坚守 “基础与创新”的办学思想 ,当下又提出 “为聪慧与高 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可见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 ,清华附小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始 终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与公益服务引领。 守正中传承 ,传承中创新。清华附小 “现在在哪里” ,又 “将去向何方” ?循着这样的追问 , 我将清华附小 “育什么人”、 “怎样育人”两个问题当做自己的课题 ,开始进行既动脑又动腿 的行动研究。我到北京市十一学校跟踪学习一个多月 ;带领教师们寻访了北京六所著名的幼儿 园 ,了解幼儿的学习与生活 ;带着老师们到北京市十一学校和清华附中听课、参观 ,并请李希 贵、王殿军、张思明等著名校长和专家来校讲座。小学与中学的衔接十分重要 ,由于我校的学 生大多升入清华附中 ,因此 ,我又专门邀请清华附中的一些领导 ,以集体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会谈。经过一系列的走访我发现 ,儿童的成长被我们的教育人为地割裂了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毕业一个月后即进入小学 ,面对陌生的知识体系 ,仿佛要翻越喜马拉雅山 ;同样 ,小学与中学 之间也有一道明显的分水岭…… /s?__biz MjM5NjUwMDQ4Mg mid 204559574idx 2sn f060f504a57beb9662e16481b085d1fcscene 5#rd 1/7 2015/3/25 如何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 带着这些问题 ,一方面 ,我带领教师全面实施 “抗震加固”后的校园文化改造 ,一方面反复研 究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还就有关问题到一些著名的中小学与校长、教师讨论。 这种研究与讨论 ,使我能够以更高的站位思考学校的未来发展、思考 “育什么人”的问题。我 深深地感到 ,我们在为学校寻找新的发展坐标时 ,不仅要 “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 ,还要学 会 “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在这样宽广的视角下 ,我们要使学校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改革的趋 势相吻合 ,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内核相契合 ,与历经岁月砥砺的附小精神相融合。 就这样 ,纵览历史 ,横观当下 ,我对学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和中小衔接等问 题 ,逐渐形成了一些明晰的思路。以此为基础 ,在李希贵校长的指点下 ,我开始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