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研究进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浦东 201206)
【摘要】中风后肩痛是临床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技术在中风后肩痛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方法结合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关键词】 中医药;中风;肩痛;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05-04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而中风后肩痛是临床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会加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难度,影响康复进程和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如不积极治疗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挛缩僵硬、肩手综合征等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近年来,怎样预防和治疗中风后肩痛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传统中医药治疗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可。本研究拟综述近五年中风后肩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中药可以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止痛。倪烨[1]等给予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常规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组成:黄芪45g,当归、地龙、桃仁、赤芍、鸡血藤各12g,白芥子、全蝎,桑枝、木瓜各9g,白芍、乳香、没药各6g),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肩痛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陈德仁[2]采用自拟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每日2次,配合康复训练,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比维脑路通静滴加芬必得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肩痛改善优于对照组。
1.2 中药外敷
黄雯[3]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结合自制中药(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独活、透骨草、羌活等,取各等份碾为药粉,将药粉与本院制作药酒调成糊状药膏)外敷,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炳等[4]以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显示金黄膏外治组有效率为95%,与针灸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1.3 中药熏蒸
彭银英[5]等按照简单随机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浙江腾达全自动熏蒸治疗仪,药物(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熏洗方组成:冰片3g、檀香10g、威灵仙15g、伸筋草15g、当归10g、白芍30g、木瓜30g、乌梅10g、鸡血藤20g)置于药罐内,患者取坐位,机器启动后对准患者肩部,每天1次,每次20min,治疗3周,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ROM积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陈宗华[6]等将治疗组37例患者采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32例单用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1.9%,表明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效果明显。
2.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中风后肩痛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针刺方式及手法多种多样,并且多采用针刺与康复相结合的方式。
2.1 体针疗法
肖瑜[7]等将中风并发偏瘫性肩痛病例118例,分为针灸治疗观察组68例及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组取主穴:人中、患侧极泉、通里、内关、绝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交替针灸,按经络辨证予以配穴,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54.4%,显著优于对照组。崔韶阳[8]等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肩三针结合康复组(治疗组)、康复组(对照组)各3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
2.2 头针疗法
龚辉[9]等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分别采用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单纯康复治疗,针康组头针针刺取穴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中的顶区和顶前区,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留针6h,期间每隔30min捻转1次,重复两次,然后每隔2h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1次,在头针治疗基础上,另取穴肩髃、肩贞、臑会接电麻仪,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并配合康复治疗,康复组则单纯采用康复治疗,4周后,研究表明,针康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
2.3 腹针疗法
陈红霞[10]等对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选穴:中脘、商曲(健侧)、滑肉门三角(患侧),留针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肩部康复手法治疗及训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