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文化探析.docVIP

云南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文化探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文化探析

云南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文化探析   摘要:本文从人文与医学的视野出发,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挖掘云南地方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内容,按四时节气不同对立春、春节、立夏、端午节、立秋、中秋节、冬至及腊八节等节日饮食加以分类阐述,并以中医阴阳四时学说为理论基础,剖析岁时节日饮食民俗中深厚的中医养生文化内涵。   关键词:岁时节日;饮食民俗;天人相应;四时养生   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14-04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古代天文、历法、气候、地域以及节气相关,可以说节气同时也就是节日,节气与健康息息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这里的“八正”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它是季节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节气前后,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新陈代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人体的发病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依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古老的节日民俗,用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文献《黄帝内经》中,涉及饮食方面的阐述就有40多篇,其中提到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需要全面的营养物质的理论,其中《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是传统节日民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依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和食用不同性味的食物,正如中药有五性和五味之分,食物也同样讲究性味,选择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与人的健康休戚相关,其中生动地诠释了古老朴素的中医养生文化。   1春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上升,春属木,通于肝气,此时人体的肝气也随之升发。春天肝气最足、肝火最旺,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过旺容易克伐脾土,从而引起脾胃病。因此,春季的饮食原则是减酸益肝而养脾气,因为酸是肝的本味,所以应该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春天人们要注意少吃酸性食品,多吃甜味的饮食,这样才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1.1立春饮食 春季应该吃一些辛温发热和升提的食品,以帮助体内郁积的阳气向外发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一般在冬至后46日或大寒后15日。立春有特定的饮食习俗,通常有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之说。春饼是以精选的面粉、加水,发酵后制成春饼皮,馅选豆芽、韭菜、笋丝、肉丝等,用春饼皮卷包而食。春卷则是将制好的馅摊放在春饼皮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外酥内嫩,香脆可口。   在云南昆明,人们在立春这天吃春卷,俗称“咬春”。春卷皮用面粉制成,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日:“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春卷馅用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其中一定要有韭菜和豆芽。春季养阳,春天气候乍暖还寒,需要保护阳气,中医认为韭菜味辛甘,性温,有温中补虚,调和脏腑的功能。而豆芽味甘性凉,具生发之性,有清热和胃的功能,温凉相配,补而不热。春季的许多疾病都与外阳引动内热有关,因此春季要顺从阳气向上向外生长的特性,使人体的阳气得到长养和疏放。   1.2春节饮食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俗称“过年”。春节时令饮食主要以糯食为象征性代表,如年糕是民间除夕和元宵必备的美食,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因“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年年高升。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大年初一那天全家都要吃米糕,被称为“吃熟年”。   中医认为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生津止渴等功效。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如布朗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过年时都会食用糯米制成的食物。德昂族的春节是受汉族的影响而过的,在过年时要准备青糯米粑粑。布朗族的年节一般过三天,第一天类似汉族的除夕,要打扫寨内,家里的卫生,第二天就是杀猪宰牛,做糯米食品。壮族有在春节食用花糯米饭的习俗,花糯米饭是把糯米洗净放在几个土碗,再把几种可食的野生植物根、茎、叶、花分别捣碎,将其色汁分别拌在浸泡过的糯米里,经过一段时间,颜色浸透糯米,再把糯米蒸熟捏成饭团。这种糯米饭颜色多达六七种,色彩斑斓,壮族人在过年时互相赠送花糯米饭,意思是祝愿一年到头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新平的花腰傣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过年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大年初一,这天的早饭要由家里的男人们来做,当公鸡鸣叫时,男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