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神经系统(第二节)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一、感觉传导路 ;2、传入神经纤维的定位和功能 ;●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
●传导路脊髓交叉: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
●传导路三级换元:;2、联络核: ;3、髓板内核群: ;㈢ 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区别:;;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1、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二感觉区(somatic sensory area Ⅱ);;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躯体感觉:
⑴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触、压、痛、温觉)和深感觉(本体感觉 = 运动觉 + 位置觉等)。
⑵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⑶感觉的强度取决于:
①感觉N冲动传入的频率;
②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温觉:冷觉>热觉)。;⑷传导路特征与临床:;㈠ 触压觉 ;㈡ 肌肉的本体感觉 ;㈢ 温度觉;㈣ 痛觉;;2、感受器与传导通路特点 ;3、初级和次级痛觉过敏 ;4、躯体深部痛 ;二、内脏感觉(visceral sensation)的中枢分析;;
;? 体腔壁痛(parietal pain)
? 牵涉痛(referred pain)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之为牵涉痛。
? 概念:
? 临床常见牵涉痛
;; Ⅰ.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N元→痛觉错觉。; Ⅱ.易化学说:
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N元的兴奋性→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过敏)→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三、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视觉代表区:
⑴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
⑵投射特点:
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视觉纤维投射规律:;;;(三)平衡感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