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篇.中国儒学的文化基础
下篇.中国儒学的文化基础 ——“五经” 第一章·《诗》 1.《诗经》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三百零五篇。当时人们只称它为“诗”,或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三百篇”,并没有尊之为“经”。到了汉代,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原来经孔子整理过的几部经书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至此才确定了《诗经》的名称。 “三家诗”与“毛诗” 西汉时期,保存研究《诗经》的主要有四家: 鲁人申培所传 “鲁诗” 齐人辕固所传 “齐诗” 燕人韩婴所传 “韩诗” (三家诗,今文经学) 鲁人毛亨与赵人毛苌共传 “毛诗”(古文经学) 东汉以后,三家诗逐渐衰落,而《毛诗》兴起。著名经学家马融、郑玄等人都研究《毛诗》,郑玄并作《毛诗笺》,因此毛诗取代三家诗而独传。流传至今的《诗经》本子,因为是毛亨、毛苌所传,故《诗经》亦称《毛诗》。 2.《诗经》的构成 《诗》由三部分构成: 《风》——《周南》、《召南》与“十五国风”,由各地采集后,分国编纂者。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国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 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等十五国,共一百六十篇,合称“十五国风”。 何谓“风”? 朱熹在《诗集传》中突破前人的解释,提出了新的说法:“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这是说,国,指诸侯所管辖的区域;风,是民俗歌谣。 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说:“所谓国风,就是各国的乐曲。” 现在一般研究者也都认为国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借以观察民情风俗,审之政治得失。 包括《小雅》、《大雅》,合称“二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收诗105篇 。主要是卿士大夫的献诗,反映政治得失。 “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 “正乐”。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 其中,“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乐;“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 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周颂》31篇, 《鲁颂》4篇,《商颂》5篇,共收诗40篇。 “三颂”大都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旨在颂扬祖先的丰功伟德。 3.《诗经》中的时空与作者 1)、《诗经》所记载的时间 从《诗经》的创作年代来说,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长达五百余年。 2)、《诗经》记载的空间 《诗经》所涉及的地域,根据十五国风考察,西起陕、甘,东至于鲁,北起晋、冀,南达豫、鄂,以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为主。 3)、《诗经》的作者 除《小雅·节南山》称“家父作诵”,《巷伯》称“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大雅》中的《崧高》、《烝民》皆曰“吉父作诵”等几篇外,绝大多数已不可考。从其作者来说,有出于贵族阶层的作品,也有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 4.《诗经》的主要内容 1)《诗经》中最多的是“抒情诗”。 而抒情诗中,最多的是男女之间的互相抒情。如首篇《周南·关雎》,崔述《读风偶识》以为“乃君子自求良配而他人代写其哀乐之情”,近人或谓为贺新婚之诗。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再如《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再如《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其次是日常农耕生活中的抒情。 如《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3)再次为祭祀时对于历史和祖先的追忆。 如殷高宗时祭天的歌诗《商颂·长发》: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5.《诗经》的文化史意义 孔子于《诗》的“折中”,首先在于对《诗》作出了新的概括—— 如《泰伯》中载: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歌——是从一般日常话语中发展、升华出来的人类的最高话语形式,在汉语语境中被称为“辞章之学”。对“美”的追求,就从诗歌形式中发源为“文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