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第一节 药物因素 一、药材 药材的来源、品种、产地、采收以及贮存都能影响中药的质量,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一)品种和产地 中药品种繁多,至今已达12800余种。但中药品种混淆的现象时有存在。;(二)产地 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影响最大。同一种植物,由于产地不同,质量就有差异。 历史上有“道地药材”的概念。质量高,疗效好,因而素有盛名。如宁夏的枸杞子、江苏的苍术、云南的三七。;(三)采收季节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其不同入药部位和植物不同生长期而异。 《千金要方》云:“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去”。 《本草蒙筌》指出“采未老枝茎,汁正充溢,摘将开花蕊,气尚包藏。果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 药农的民谚:“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吹来当柴烧。九月中旬采麻黄,十月山区五味找。知母黄芪全年采,唯独春秋质量高”。;一般: ①根茎类药材宜在晚秋地上部分枯萎或春初发芽前收获; ②叶类在花前盛叶期或花盛开期采收; ③花类宜在花含苞待放期采收; ④果实一般在充分成熟后采收。 ;(四)贮藏条件 中药的贮藏保管条件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不同的贮藏时间、温度、湿度往往对药物所含成分有明显的影响。如清热药三棵针,其所含的成分小檗碱,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提得率降低。贮存三年在见光、避光两种条件下,小檗碱分别下降54.1%和39.9%。 ;四、剂量 1、剂量过小,不出现效应;剂量过大,又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所以一个药物的最适剂量常常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确定的。 剂量的大小可影响药理效应,甚至出现功效的变化。;五、配伍 (一)配伍(七情) 根据病情的需要,临床一般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得当,就能增加药效,降低毒性;配伍不当,就能引起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配伍中的 ①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应用──相互增加疗效; ②相使:两药相伍,辅药可提高主药的疗效;; ③相畏:是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 ④相杀: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 ⑤相恶:一种药物的功效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破坏,或两者功效均降低或丧失; ⑥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1)相须、相使: 通过相加协同,增强疗效。如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均能退热,石膏退热快,但弱而短;知母退热缓,但作用强而持久,两者合用,退热作用快、强而持久。 2)相畏、相杀: 通过制约,减轻或消除别的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截疟七宝散中,常山有抗疟作用,但有较严重的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散中伍用槟榔,不影响常山的抗疟作用,却可使呕吐反应减少3-4倍。说明常山通过槟榔的相畏,抑制了呕吐反应。 ;3)相恶、相反: 通过拮抗,使某些药理活性降低、消除,甚至出现毒性或副作用。如白虎加人参汤中人参、知母,单独应用均能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两者伍用,降血糖作用降低或消失。这种使治疗作用相互牵制的“相恶”,是组方时应避免的。 ; (二)禁忌 为了用药的安全,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 1 配伍禁忌 七情中的相反相恶是复方配伍禁忌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古人总结出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 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党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现代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十八反十九畏理论有的相符,有的并不相符。如符合十八反、十九畏而使毒性增加的文献资料数目,在研究文献总数中所占比例在0%-50%之间。 例如,乌头反半夏、贝母、瓜萎、白蔹、白及分别占3/14、1/8、2/8、1/8、1/8。 但十九畏中某些药物配伍后,可能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药效。 总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十八反十九畏尚无统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古人配方中反、畏药物同用也屡见不鲜。如治疗瘿瘤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即与甘草同用。; 十八反、十九畏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剂量不同、病理状态等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增强或不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