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杜牧的咏史诗及其怀旧伤时心态
2008年第l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N。.1,2008
General
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47,V01.10
第10卷(总第47期) JOURNAL
论杜牧的咏史诗及其怀旧伤时心态
孙大军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
牧的咏史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怀旧伤时心态。这种浓重的感伤心态对晚唐文学产生了比
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诗歌;杜牧;咏史;心态;怀旧伤时;晚唐文学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08)0l删_03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的外在世界和心灵的经验 咏史诗1442首。其中。初唐咏史诗共有52首,占初
世界之中。客观外在的世界。是人的生存活动之所, 唐诗歌总数的1.9%;盛唐有147首,占2.3%;中唐
而心灵的经验世界.则是人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 有229首。占1.2%;晚唐有1014首。占诗歌总数的
现实社会往往带给人们不同的人生体验.给人们增 68%。圆由此可见。咏史诗歌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总
添或多或少的怅然和遗憾.让人们无限怀念已逝的 体,到晚唐呈上升之势。翻
美好时光.在世事沧桑中怀旧伤时。盛世剧变下的 陈贻掀在《唐诗论丛中说:“中晚唐时期,唐王
晚唐社会.诗人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晚唐诗人身 朝江河日下。士大夫往往好追忆往事,议论得失,借
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常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我 古喻今.因此咏史、用古的诗歌特别盛行。”闱晚唐
之块垒.利用咏史这类题材的诗歌进行经验世界的 国势衰落,前景黯淡。加之宦官横行、藩镇跋扈、朋
“故地重游”.以期实现自我的精神救赎。本文以晚 党倾轧等高压的政治.使得诗人内心充满哀痛,又
唐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诗人杜牧为代表.把其咏史题 不便于公开议论时政.只能通过咏史诗借臧否历史
材诗歌放在历史文化的客观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 来批评当前的政治,以隐晦拗峭的手法,表达自己
析。以期揭示出杜牧所具有的典型心态,以及这种 的立场和态度。在晚唐诗人的笔下,理想破灭的失
心态对晚唐文学的影响。 望与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惶惑、感伤甚至绝望
便成为诗歌的主要情绪基调。诗歌抒发的情怀倍加
咏史之诗。自古有之。就目前研究可知,东汉班 抑郁悲凉.透出厚重的怀旧伤时的心态,这种情怀
固的《咏史》是现存最早的咏史诗歌作品,建安时期 在咏史诗中表现最为突出。
的曹氏父子、王粲等人也写过少量咏史诗。但早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于官宦世家的晚唐诗人
的咏史。基本都是“隐括本传,不加藻饰”n】,重再现 杜牧,以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的思想底蕴,抒
历史。而少诗情。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始标志 情、写景并用的艺术手法。审慎地考察与分析历史
着“诗”与“史”正式结合.咏史诗开始在中国诗坛崭 事件.以自己翻案之笔,创作出大量情景结合的咏
露头角.引起历代诗人的重视和摹写。到了唐代,经 史诗篇.极大地拓展了初唐诗人陈子昂将咏史与怀
陈子昂、李白、杜甫、刘禹锡等人的不懈努力,咏史 古结合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爽朗俊逸。蕴含深
诗得到较快发展。直到晚唐。咏史诗被杜牧、李商隐 刻”独特艺术特征的咏史诗.被世人赞誉为“二十八
等人真正推上了创作的历史高峰。据统计,唐以前 字史论”。《樊川诗集注中收录杜牧诗歌258首,其
留存至今的咏史诗只有50余首.而有唐一代共有中咏史诗就有40多首,占其诗歌总数的1/6多。如
【收稿日期】200r7—10..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i20066k282)
【作者简介】孙大军(1973一),男,安徽霍邱人,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第1期 孙大军:论杜牧的咏史诗及其怀旧伤时心态 65
人们熟知的《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