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病案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病案研究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730000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在院治疗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音乐治疗,通过观察法、比较法等途径对该名儿童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运用音乐治疗对其进行综合干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
【关键词】音乐治疗孤独症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Child Development Disorders,Pervasive)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该病多见于男童,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原因尚不明确。1943年由Leo Kanner首次对11例自闭症症进行报道。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自闭症被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代表备受世界关注,重视。在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十版(1992年)及美国精神疾病协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DSM)第四版(1994年)中,将孤独症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1]。近年来,随着对孤独症康复训练的研究不断深入,音乐治疗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是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在院治疗的一名儿童进行六个月的康复治疗及观察、追踪,运用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为主的综合干预,有效的提升了该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病例资料
成成,3岁9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2013-08-16入院,患儿第1胎第1产,孕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00g,无缺氧窒息,第6天发现黄疸,持续2-3天自行消退。2岁3个月因不会说话先后到兰州各大医院就诊,诊断为“语言迟缓”,未进行治疗。2岁6个月就诊于上海复旦儿童医院,行头颅MRI、听力、脑电图均无异常,诊断为“言语发育障碍”,未进行治疗。3岁9个月就诊于我院,患儿现有语言,但多为重复和被动语言,不理人,目光交流少,到处乱跑,可以唱数1-10,但不知数字概念,不认识亲人;生活自理方面,自己会吃饭,会穿脱衣服,洗脸需辅助,喜欢玩手机与电脑。结合1.《克氏行为量表》测评得分:18分(注:评分为14分以上者应接受进一步诊断);2.《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测评得分69分(注:该量表筛查界限分为53分,诊断分为67分以上)诊断为“孤独症”,并以“孤独症”收住入院。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量表测评等多种方法获得患儿的语言能力及兴趣爱好[2]等,并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接受法和再创造法。
(1)接受法主要是通过对患儿进行被动的聆听音乐来达到治疗目的。因为孤独症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专注力,以运用接收法主要是用音乐的刺激来进行听觉体验。(2)创造法则是通过患儿主动要求参与演奏演唱患儿熟悉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音乐作品来达到干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给患儿创造一个制造声响的途径。乐器上发出的声响可以发展儿童的触觉,患儿演奏乐器的力度就可以引发患儿的攻击能力,进而达到释放患儿焦虑情绪的目的。通过再创造法,可以开启、引导、激发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他会在心中对这种声响做出回应,这就是开启语言的开始,也是音乐干预治疗孤独症儿童发展期语言能力的初见成效,依据成成现在的语言能力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别音乐治疗。
(二)研究过程
个别音乐治疗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建立成成和音乐治疗师之间的稳定关系,第二阶段是通过儿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促进成成主动性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一阶段:以乐器吸引成成,逐步建立与音乐治疗师的稳定关系[3]当他进入音乐治疗室后,吸引他的不是治疗师,而是乐器。他通过触摸、闻、敲击等方式了解乐器,最终选择了他较满意的铝板琴。在此过程中,治疗师不采取干预措施,而是通过弹奏儿童歌曲引起成成的注意。在逐渐的重复和探索中,成成慢慢意识到治疗师的存在。成成开始接触弹奏的乐器,并跟随乐曲做出偶尔做出动作,治疗师借此契机开始哼唱,将成成、乐器、治疗师、哼唱同时融入在治疗空间中,如此进行三个月余的融合,成成已将治疗师看成是治疗室中安全的一部分,时而在乐器旁聆听,时而在治疗师与乐器中穿梭、哼唱。成成与他最喜欢的铝板琴,治疗师建立了初步的稳定关系,也预示着音乐治疗将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再创造式音乐治疗阶段[3]
(1)歌曲《见面问好歌》,当成成进入治疗室时,治疗师开始弹奏其熟悉的《见面问好歌》,将其中称呼部分改为成成。由开始的一开始,没有回应在数次重复弹唱训练后逐步开始回应,虽然有时没有目光交流,回应的声音也比较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技术与临床诊治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七款欠条模板(2024年8月03日) .pdf VIP
- GBT 51317-2019 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ocx VIP
- 有机肥料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docx VIP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pdf VIP
- 【人力资源SOP】HR招聘培训标准作业流程(SOP).xlsx VIP
- GF公司一线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研究.pdf VIP
- PD06-MP03 线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2016新编ANSI B92.1-(R) SAE美国渐开线花键-中文翻译完整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