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中医诊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管癌中医诊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食管癌中医诊疗 窦玉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4600)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78-02 【摘要】 食管癌多因过食粗糙、刺激、质硬、霉变等食物,或食管慢性病变等,食管长期受到刺激,邪毒郁热内蕴,气血瘀滞,日久而成。以进行性饮食梗塞,咽下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生于食管的癌病类疾病。本病即西医学所指食管癌。 【关键词】 肿瘤 食管/中医药疗法 肿瘤 食管/中医病机 辨证施治 [诊断] 1.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50~69岁最多见。有一定的高发地区。男性略多于女性。 2.临床以进行性噎膈为最典型症状。早期可无症状,可症状轻微,吞咽时有异物感;可有食物下行缓慢与潴留感;或有咽喉部干燥与紧束感。进展期可有进行性咽下困难,初期进干食困难,继之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亦有??噎感,并有反胃,吐物中常夹有血性粘液,或有声嘶等症。 3.可见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甚至呈恶病质。腋下、锁骨上、颈部臖核肿大。 4.X线吞钡检查:可见粘膜粗乱,蠕动减弱及管壁僵硬,继之有管腔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钡剂通过受阻,狭窄上方的食管扩张。 5.食管镜检查:早期癌的形态有隆起型、平坦型及凹陷型,以局限性糜烂、发红为多见。进展癌的形态有肿块型、溃疡型、肿块浸润型、溃疡浸润型及四周狭窄型。内镜窥视与活检结合可以确诊。 6.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食管痹:吞咽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病程较长,无进行性发展,吐物不含血性粘液,无进行性消瘦,X线吞钡检查及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可使钡剂顺利通过等试验可以确诊。 2.食管瘅:以胸骨后疼痛,有烧灼感、嘈杂等为主症,一般多无吞咽梗塞或仅有轻微咽下困难。食管镜检见粘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无癌瘤证据。 3.梅核气:自觉咽中似有异物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尢吞咽梗塞感,情志不遂时症状加重,食管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辨证要点] 1.辨虚实:病程较短,吞咽困难,梗噎不顺,呕吐痰涎或吐下如赤豆汁,胸骨后疼痛者,属实,因痰气瘀结于食道所致病程较长,食物格拒不下,形体瘦削,心烦口干,泛吐白沫气短乏力,面足浮肿者属虚,因津血枯槁,阳气衰微所致。 2.分清标本缓急:本病以正虚为本,气滞、痰凝、瘀阻为标,初起正虚未甚,以痰、气、瘀标急为著,病久正气大虚,病邪未去,表现正虚邪实之候。后期大便秘结如羊屎,吐痰如蟹沫,胸痛如刀割者,为津枯脾气虚败之候,预后不良。 [治疗] (一)现代治疗 早期食管癌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用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用化疗和免疫疗法等。 1.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2.放射治疗:适用于上段食管癌及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亦可用于手术前使癌瘤缩小及手术切除后。 3.化疗:可与其他疗法同时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可选用争光霉素,腺癌可选用5-氟尿嘧啶。 (二)辨证治疗 1.痰气交阻证 证候:饮食梗阻,时有嗳气,胸膈痞闷,进食后呕出痰涎及食物,伴有胸骨后隐痛,口干。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弦。 治法:顺气化痰,开郁散结。 方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20克,党参25克,郁金15克,莱菔子15克,瓜蒌20克,山豆根15克,浙贝母15克,苏梗10克,威灵仙15克,陈皮6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痰滞血瘀证 证候:吞咽困难,甚则饮水难下,食后即吐,胸背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烦热,肌肤甲错。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涩。 治法:理气化痰,祛瘀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川红花10克,全瓜蒌30克,台乌10克,延胡索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威灵仙30克,法半夏15克,山豆根10克,守宫10克,三七末3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3.阴血枯竭证 证候:饮水难下,噎塞呕逆,头晕目眩,短气乏力,形体瘦削,口干唇焦。舌质红干,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养血,化痰散结。 方药:一贯煎加减。太子参25克,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生地黄12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威灵仙30克,石斛10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