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解读(九)
第二册 第五首 《欧石楠》
作品概况
德彪西在第二册的前几首前奏曲中,大胆尝试了一些新的创作手法。这首《欧石楠》似乎又回到了和谐与简朴。
欧石楠是欧洲非常著名的一种杜鹃花科小花,以粉色与浅紫色为主,它曾经是西欧与北欧荒地里的主要植被,开花时,形状如铃铛一般的花朵开满枝头,因此有“山中薄雾”的美称。
正如著名英国学者赫布莱希(Harry Halbreich)在书中总结的那样,这首前奏曲的意境与风格极像《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如出一辙的宁静、纯净、透明,同样的调式,甚至连拍号与速度都相同”。作曲家在此运用了柔和起伏的线条,田园诗式的旋律,简单三和弦构成的和声以及传统的终止式。在平静祥和的乐声中,仿佛飘散出欧石楠淡淡的香气。它与《儿童园地》中的《小牧童》也有颇多相似之处,还令人禁不住联想起《比利蒂丝之歌》第一首中那支“用芦苇精心制成的排箫”。
在一片长满欧石楠的原野中心,牧人吹奏着芦笛。短短的引子后面是轻盈如丝绸飞扬的装饰性音调。它们使空气震荡了起来,仿佛唤醒了原本音域较低的芦笛,让其回声直冲云霄,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舞,然后逐级下旋,吟唱不息。其间,每个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都保持着它所承载的满满的音乐。在中段,降B大调,显得略有些生动。整个意境保持统一,没有间断。和谐的线条始终持续着,织体和创作手法几乎没有变,直到再现。结尾是安宁的,在很低的音区回响,却正如术语所说的那样“没有重量”。乐曲结束了,回转的音型仍在空中飘荡。
术语内涵
曲首: Calme-Doucement expressif ――安静的,有着柔和的表情。在弹奏之前,让大家先进入一个安静、柔和的意境,一边弹着听着这首前奏曲,一边好似闻到幽幽花香。
第19小节:doux et léger――柔和而轻盈的。给予新出现的音乐动机一个特定的个性,其中“柔和”是整首乐曲都有的,而轻盈则带有一些新颖的光彩。
第23小节:Un peu animé――活跃一些。这是德彪西要求速度略快一些的常用术语。因为音乐意境活跃生动而情不自禁地开始一个略快的速度,而增快的幅度应该是微乎其微、难以觉察的。
Joyeux――快乐的。如果说速度的变化是客观要求,那么这个词就是德彪西对弹奏者内心情感转换的要求了,由内至外地令音乐散发出喜悦和温馨。
第29、31小节:doux――柔和的。仔细揣摩的话,这两个小节的音响标记真不少,第一拍中低音区和弦以“p”开始,接一个小小的渐强记号,而第二拍紧接着又回到“p”。德彪西显然还担心被众人误解,在第二拍和弦的地方叠加上“doux”的标记,使原本较为清冷俊秀的和声仿佛罩上一层薄纱,温存许多。
第37小节:Cédez――缓和。在两句的连接处略微松弛,更好地准备第38小节新乐句的开始, au Mouvt――回到原速。
第46小节: Doucement soutenu――柔和地持续。指的是中音区的八度旋律及和声,要深沉醇厚地弹奏出来,而音色保持柔和。因此在下键时要注意运用大臂的力量缓缓地弹下琴键。
En retenant――逐渐慢下来。在法语中,这个表达方式是一个进行时,意在“由此开始慢(并不断地渐慢下去)”。音乐在乐曲的结尾逐渐趋向安宁,思绪愈走愈远,仿佛要消失在广垠的大自然中。与很多德彪西的其他前奏曲一样,它似乎没有结束的时刻。
第49小节:sans lourdeur――没有重量。在极低音区的音符较为密集,易产生厚重的音响效果,因此德彪西特地标注这一术语,仿佛一个耐心的钢琴教师在学生的乐谱上写“不要重”。弹奏时,也确实只有在手臂不给手指任何重量和压力的前提下,才能按照节拍弹奏好这些音乐动机。
结构要点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22小节。
作品一开始,单声部旋律模仿牧人的芦笛,运用了带有科尔特民族特色的五声音阶调式,充满了古代的西欧风情。第1至5小节为上半句,以非级进音程为主,请看谱例a:
短暂的过渡之后,第8小节开始下半句,以级进音程为主,婉转动人。请看谱例b: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动机,德彪西却将它们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在降A大调上形成深长的乐句(第1至14小节),仿佛让听众有一个广阔的视野。紧接着,是快速的琶音,好像将一个小物件轻轻抛起,随即温柔地接住。请看谱例c:
然后是另一个插部,转到了降D大调,“柔和而轻盈的”。这时,第19至20小节,旋律长音被加上了几个三十二分音符作为点缀,形成了小小的花簇。之后的第21至22小节,则在和声中加入了重降B音的色调,中音区的和弦也越发丰富起来。
第二部分,第23至37小节。
曲至中段,音乐转入降B大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