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知觉 实验心理学课件
第七章 知觉 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1、直接知觉 以Gibson为代表 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但是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动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 自下而上加工 2、间接知觉 以Gregory为代表 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 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总地来说,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3、直接知觉实验——视崖实验 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中,最关键的实验设计要点,就是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须已往经验的支持。这样,直接知觉论才能得到支持。 以此思路为指导,有些研究者曾试图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吉布森与沃克 被试: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为了排除后天经验的作用) 视涯仪 自变量:视崖的深浅,它有两个水平,一为”视崖”,另一为”浅滩”; 因变量: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也有两个水平,爬或者不爬(也记录每次“犹豫”的时间)。 对于小动物来说,因变量为是否出现明显的防御行为或是全身肌肉紧张等。 结果2/3的婴儿感觉到了视涯的深度,说明深度知觉不受后天经验的影响 评价: 吉布森和沃克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深度知觉的确具有先天性。但是,要完全证明知觉纯粹直接性、先天性的实验看来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在婴儿或动物出生的同时,对它们进行实验,我们不可能从知觉中完全剥离经验的成分 4、间接知觉实验 间接知觉论并不完全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只是在肯定刺激信息基础上,更强调经验信息,即当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互相协调时,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知觉;当互相矛盾时,经验信息往往会压倒刺激信息,在知觉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协调时,很难辨别两种信息是否真的在共同起作用,所以间接知觉论的基本验证方案往往是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时的两种不同知觉。为此,研究者设计了不可能图形、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 (1)不可能图形 不可能图形(或不合理图形)(impossible figure)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 (2)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是哈德森(Hudson,1960)设计的,它表明深度线索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测验中各个图片的感知。 从内容上来说,测验中这7幅图的每幅图画都可以包括7个组成部分中的若干个:一只羚羊、一只大象、一个人、一棵树、一条路、几座小山和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见图7-2。 (3)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网膜影像已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知觉仍相对稳定。由于在纯刺激作用下,我们总是只对网膜影像反应,不可能产生知觉恒常,所以我们将其解释成经验的作用。 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 一、视知觉 (一)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 1、视觉的适应 (1)明适应 (2)暗适应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人眼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 锥体细胞:明视觉(photopic vision)感受器 杆体细胞:暗视觉(scotopic vision)感受器 暗适应过程 2、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视角(visual angle):离眼睛一定距离的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1)亮度:亮度增加,视敏度增加。 (2)物体与背景间的对比度 (3)视网膜不同部位:锥体细胞对细节分辨起作用,在锥体细胞集中处(中央凹)视敏度最大。 (4)视觉适应:明、暗适应 (5)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 在明适应的条件下,突然的强光刺激会暂时降低视敏度,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盲。闪光盲也许是视觉功能的保护性抑制,但是过强的闪光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6)练习可以提高对目标物的视敏度 如果视力表上的视标细节为1.4544mm(整个视标的1/5)时,视角为1分,此时的视力规定为1.0。 如果视标细节为0.9177mm,此时视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配送合同.docx VIP
- 2024年3月16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电气测量技术(完整课件).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749-2022饮食加工设备 电动设备 切片机.pdf
- 202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修订版(完整版).docx VIP
- 高中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实施细则.doc
- 《HBZ112-1986-材料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pdf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13 kid box 3 yle单元测试答案键test answer ke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