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阅读理解中“引用”作用之探微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考阅读理解中“引用”作用之探微
马乐英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 236000
引用,顾名思义,就是用别人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大致包括引用古诗词句、古今名言、凡人凡语、歌谣、谚语、俗语、歇后语等。总而言之,即是语言方面的引用和事例方面的引用。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可谓是众多考生的软肋,几乎出现了“成也阅读,败也阅读”的悲壮局面。这是因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整张试卷中所占分值颇高,而且每一题赋分也不低,且所给答案要规范、标准,要求极为严格。真正考验考生的平时积淀和阅读技巧。而其中关于“引用”作用的试题,出现的次数很多,频率很高,这必须引起我们在做阅读理解时的足够重视。例如:2008湖南卷《谈静》19题: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2008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17题: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2011年上海卷《又见鹭鸶》12题: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
就笔者对高考试题的研磨、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了“引用”作用大致包括如下几类:
一、言语方面“引用”的作用
1.引用古诗词,歌谣等,为文本增添了诗意,增加了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使语言具有韵律美,有时也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就引用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样读起来既有音乐美,又能让我们感知到江南的美好自由,同时也能感知到游鱼穿来穿去、欣然戏乐以及采莲人的欢笑。这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引用古今名言等,具有增强文章说服力,增添文章感染力等作用。
例如,《敬业与乐业》: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其中引用古今贤能名言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有力地证明了段落的分论点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引用文章中某人所说的话,具有事物特征,突出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彰显文章主旨,起画龙点睛等作用。如:《套中人》引用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保守、顽固、反动的沙皇专制鹰犬形象,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利于突显文本反沙皇专制的主旨作用。
4.文中反复引用某句话,还具有线索作用,照应作用,丰富文章内容等作用。例如:《横穿〈诗经〉的河流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这条民间的河流哟……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
第3题: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诗经》中有关篇目的若干名句,中间多次写及《诗经》和“那条河”,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参考答案:①线索作用;②照应标题;③首尾呼应;④丰富文章内容和主旨作用。
二、引用事例,故事情节等作用
文本中,除了言语方面的引用外,有时还会引用一些名人事例或故事情节等。其作用基本是佐证文中某个观点,补充叙述,丰富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避免平铺直叙等。例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保护人》: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第3题: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参考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