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docVIP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韩芳芳 刘正沛 石延辉(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特检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 谈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对65例腹痛小儿常规进行扫查,重点扫查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 在脐周及腹腔内可探及数枚椭圆形低回声结节,长径/短径gt;2,长径gt;1.0cm,短径gt;0.5cm,彩色多普勒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在诊断、治疗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中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168-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1年4月-2011年5月65例本院住院及门诊患儿,男38例,女27例,年龄2-13岁。65例均可探及不同程度的腹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2-10分钟,每日发作3-9次,疼痛间隙活动正常,经解痉,驱虫治疗无效。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及脐周多发,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1.2 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PHILPS IE33、西门子ACUSON S2000,迈瑞DC-6彩超仪,探头频率12MHz,14 MHz,11 MHz.患者取仰卧位,先用腹部探头常规扫查肝胆脾、双肾及肠道其它疾病,排除其它疾病后用高频探头对腹部进行纵切,横切,斜切等多切面扫查,重点在脐周偏右侧,右下腹及患者疼痛处。采取适当加压的方式观察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测量淋巴结的大小。本组确定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及以上淋巴结即可确定为多发。诊断标准为:淋巴结的长径gt;1cm,短径gt;0.5cm。 2.结果 6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内均可探及多枚淋巴结,2-10枚多见,最大径gt;2.0cm者4例,占6%,1.5-2.0cm者40例,占61%,1.1-1.5cm者21例,占32%。肿大淋巴结可散在分布,亦可呈串珠样或簇样,大多数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清,皮质呈向心性宽阔型,髓质较少,少部分皮髓质分界不清,呈低回声。68例患者均未见液化及钙化回声。彩色多普勒均可探及血流信号,分为1.少血流型2.多血流型3.丰富血流型。 3.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全年均有发病,常与急性上感并存,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能与病毒感染持续有关。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有关,小儿时期肠系膜相对比成人长,且肠系膜淋巴结十分丰富,尤其是回肠末端及回盲部,小儿肠管血运丰富,肌层薄弱,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毒素在该部位停留,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我们在诊断过程中要与患儿的病史相结合,与正常存在的淋巴结相区分,在受到肠气、呼吸等干扰时应适当加压,缓慢、连续扫查,对于等回声的肠系膜淋巴结,由于其内部回声似肠管,要求检查者应仔细,认真,多切面扫查并观察肠管有无蠕动来加以鉴别。 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急性阑尾炎:患儿有明显的右下腹压痛,返跳痛,超声探查右下腹可见盲状肿胀肠管,周围可见少量积液2.肠套叠:患儿可见红色果酱便,大便不典型者超声探查,横切呈“同心圆”,纵切呈“套筒症”,确诊并不困难3.恶性病变的转移淋巴结: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大淋巴结,未见明显淋巴门,皮髓质分界???失,纵横比lt;2,肿大淋巴结内可见坏死或点状钙化。 高频超声对淋巴结显示清晰,定性准确,并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方便、无创,可靠,故高频超声应作为该病诊断、随访及疗效观察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黄德珉,叶鸿瑁,罗凤珍主译.儿科感染性疾病(上卷)[M].北京;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34. [2]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姜纬.中华全科医学2008年9月. [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诊断价值.吴敏,梁光菊.职业与健康 2004年8月.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