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齐齐哈尔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docVIP

2014年齐齐哈尔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齐齐哈尔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014年齐齐哈尔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冯化梅 孙林瞞 由桂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84-01 【摘要】: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查找存在安全隐患,保证学校师生生活饮用水安全。方法采集大中专院校的二次供水水样进行检验和评价,并对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二次供水的检测结果主要是耗氧量超标,其次是锰和细菌总数超标。结论我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还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应加强陈旧供水设施的改造,落实清洗消毒制度,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大中专院校均为住宿制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均在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密切关系着学生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卫生,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对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及监测,查找安全隐患。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对齐齐哈尔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采样,按无菌操作的原则采集水样26份,同时对学校的水箱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1.2 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1-5750.13-2006)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采样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提取的检验项目包括色度、肉眼可见物、PH、浑浊度、臭和味、铁、锰、二氧化氯、耗氧量、氨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全市大中专院校二次供水水箱13个,均为低位水箱。材质为玻璃钢的10个,都设在独立房间内。3个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蓄水池,建在室外半地下。10米内无渗水坑、垃圾场等污染源。每年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全面清洗消毒的有11个,13个水箱均有盖,但有2个水箱有盖无锁。取得饮用水卫生许可证的有10个。2.2 水质检测情况 采集水样2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18份,合格率为69.23%。主要是耗氧量超标,合格率仅为73.08%;其次是锰和细菌总数超标,合格率分别为88.46%和96.1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水的耗氧量是评价水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项目之一。耗氧量是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水中的腐殖质,有机物占主要部分[1]。针对检测结果,查阅同期同区域出厂水资料,出厂水耗氧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二次供水耗氧量超标标志着二次供水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水在储水设备中储存时间越长、水温越高,则污染的可能性越大。二次供水锰超标与供水系统的污染无关,主要取决于水源水的锰含量。齐齐哈尔市饮用水主要取自嫩江流域的地表水,小部分为地下水。本地区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较高是自然的地质因素造成的。而地表水中锰含量超标是因嫩江流域沿岸多为含铁丰富的岩石山地,锰和铁是伴生矿,岩石的风化冲刷使铁、锰流入河道或渗入地下造成[2]。地表水中铁易被氧化沉积下来,而锰不易被氧化,所以检测结果呈现出锰超标现象。 二次供水中细菌总数超标主要是因管网老化、长期不清洗供水设施以及水箱储水量过大,水滞留时间过长,余氯的大量消耗,从而引起细菌的生长繁殖。 针对锰超标问题,应从源头上解决,建议水厂增设除锰设备或投放除锰剂,降低出厂水中的锰含量。 增加经济投入,改造陈旧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混凝土结构的地下蓄水池设施不完善,不方便清洗、消毒,应逐步予以取缔。选择水箱的存储量应与学校用水量相适应。加强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并进行水质检验。注意水池密封,做到加盖上锁。设专人管理,并对供水人员定期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及健康体检。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和供水设施的维护,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慧,孙中兴,胡军妹等.上海市松江区2006-2008年出厂水耗氧量监测结果[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1):8-9 [2] 孙国敏,王春雷,张淑霞.黑龙江省地表水铁锰超标成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4):34-3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