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PPT
半个世纪以来,随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医学免疫学及其他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及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各种微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如组织细胞培养、微生物自动化分析、气相与液相色谱、免疫标记、核酸杂交、单克隆抗体等技术的创建与改进,对病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已突破亚显微结构水平,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基因结构的功能、致病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如1975年从肺炎病人标本中分离出军团菌,1983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1992年自印度的零乱流行中分离出非01群霍乱弧菌0139菌株;1974年从莱姆病患者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1986年自我国台湾分离出肺炎衣原体;198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 列文虎克 巴斯德 郭霍 弗莱明 我国在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最早发现旱獭为鼠疫耶尔森菌的宿主;首先用鸡胚培养分离出立克次体;建国后,成功地分离出沙眼衣原体;70年代分离出流行必出血热病原体;较早地消灭了天花,有效地控制了鼠疫、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霍乱等传染病。近年来发展更快,在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研究上,基因工程疫苗、干扰素、抗生素;维生素、菌体制剂、白细胞介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应用上已步入先进行列,不久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绪 论 绪论教学内容 第三节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 二、人体寄生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 绪论 1、掌握免疫的概念、功能 2、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3、熟悉微生物类群的特点 4、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组成 教学目标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统概念(原意):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现代概念: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 通常对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 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1、概念: 识别“我”与“非我” (自我稳定) --- 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 --- 对自身物质形成免疫耐受 有时也能造成病理损伤 18世纪末,英格兰乡村医生E﹒Jenner于1798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 19世纪后期,微生物的发展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 1880年,法国巴斯德发现接种陈旧的鸡霍乱培养物可使鸡免受感染,并创制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开始了免疫机制的研究。 1883年俄国学者E﹒Metchnikoff发现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并提出了细胞免疫学说。 1890年德国学者 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创用了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 1897年,德国 Ehrlich提出了以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学说。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种学说曾一度论战不休,直到1903年,英国Wright 在研究吞噬细胞时,发现了调理素,才将两种学说统一起来。 1916年,世界上第一部免疫学杂志创刊,宣告免疫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Louis Pauster (1822-1895) 疫苗 (vaccine) 发现多种病原微生物 如:炭疽杆菌 巴斯德 1890年 Behring和Kitasato ——白喉抗毒素 Ehrlich(德国) 抗体 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 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俄国) 1903年,Wright(英国) 及Douglas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起来。 德国 195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渗透到免疫学领域,将免疫学推向飞速发展阶段。 1945年发现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型可以相互耐受; 1948年发现了组织相容性抗原; 1950年证明了抗体的分子结构; 1953年人工耐受试验成功; 1956年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称为禁忌细胞株; 1961年发现了胸腺的功能,并提示了机体存在完整的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及免疫系统; 1966年区分出T、B细胞及亚群并证明了它们的免疫协同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 1975年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与此同时,出现了以荧光标记、酶标记和放射性核素标记为主的各种免疫标记技术 ,以及细胞和细胞因子检测技术等,标志着现代免疫学的完善。 80年代至今,主要是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