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感染性皮肤病PPT
美容皮肤科学
; 第七章 感染性皮肤病
;1969年,Whittaker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细胞结构和营养方式的不同,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五界分类系统
; 我国学者陈世骧教授在五界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加了一个病毒界,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两总界(六界)系统。;病毒定义:
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易感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1.结构简单
2.亲嗜有别
3.自身免疫;[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11%;三叉神经分布;特殊表现 ;;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耳道或鼓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如果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则称为PHN。;诊断要点及鉴别:;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的鉴别 ;西医预防和治疗; 2. 外用药物治疗
以干燥、消炎为主。
合并眼部损害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碘苷滴眼液
3. 物理治疗
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恢复。;中医辨证施治;⑵湿热蕴结;;2.外治:;二、单纯疱疹;[病因与发病机制];HSV ;[诊断]; (2)新生儿单纯疱疹
70%患者由HSV-2型所致
表现为皮肤(尤其是头皮)、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等
分为皮肤-眼睛-口腔局限型、中枢神经系统型和播散型,后两者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3)疱疹性湿疹
常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多由HSV-1所致
皮损表现为原皮损处红肿并出现散在密集水疱或脓疱,融合成片,水疱中央有脐凹,周围有红晕 ;复发型;好发于口周、鼻腔周围、外阴,也可见于面部或口腔粘膜等部位。
; 细胞学检查 PCR
免疫荧光法 病毒培养鉴定
血清学检查;[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第三节 疣;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2. 跖疣(verruca plantaris) ;;3. 扁平疣(verruca plana) ;淡褐色;自体接种反应
(Kobner现象);诊断及鉴别诊断 ;预防和治疗 ;2. 物理治疗
包括电灼、冷冻、激光、刮除等,适用于皮损数目较少者。
3. 内用药物治疗
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
免疫调节剂,中药等试应用。; 第二节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生活习性;真菌的分类;真菌病的分类; 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渗液的皮肤病,统称为癣。如手足癣、头癣。 ;;真菌检查方法;⑵ 培养检查;⑶ 滤过紫外线检查; 一、体股癣:
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股癣: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红色毛癣菌(T.rubrum)、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疣状毛癣菌(T.verrucosum)、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感染(由手、足、甲癣等传染)而发生。;1.体癣
;2.股癣
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亦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皮损与体癣相同。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 ;二、手足癣:;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90%。 ;【临床表现】;2、角化过度型;3、浸渍糜烂型;【诊断和鉴别诊断】; 花斑癣:是由马拉色菌属(糠秕(kāng bǐ)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真菌病,皮损对位于汗腺丰富处,故俗称汗斑。
【病因及发病机理 】
圆形糠秕孢子菌已被证实为本病菌,此菌系条件致病菌,当皮肤多汗,卫生条件差,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该菌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让化成致病性菌丝型,引起皮肤发病。;;临床表现 ;根据皮疹形态可分4型。
1.花斑型 :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 :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3.白斑型 :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 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规律.pptx VIP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VIP
- 我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doc VIP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标准解读释义(GB 45067-2024).pptx VIP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A卷.pptx VIP
- 老外常用的286个句型.pdf VIP
- 租房合同“租房合同”.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 图解2025年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专题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