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营养缺乏病预防PPT
四、维生素B1缺乏病 1、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米面过精、过洗、过泡、加碱烧煮大量损失。 (2)吸收利用障碍 胃肠、肝胆疾病使VB1吸收、利用障碍。 (3)慢性乙醇中毒 乙醇使VB1摄入减少并妨碍小肠对其吸收。 1、缺乏原因 (4)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 长期发热、消耗性疾病、甲亢、妊娠则VB1需要量增加,糖尿病、尿崩症即使用利尿剂时排出量增多。 (5)抗硫胺素因子 有些食物(鱼、贝)内含有,可使VitB1构造改变,降低生物活性,影响利用。 2、发病表现 (1)亚临床型 3个月以上摄入不足,见倦怠乏力、酸痛、烦躁易怒、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胃肠紊乱。 (2)神经型 周围神经系统:主要累及肢体远端,下肢早于上肢,上升性、对称性感觉以致运动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韦尼克脑病”的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记忆力消失、精神错乱,常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达90%),多酗酒所致。 2、发病表现 (3)心血管型 为以右心为主的左右心衰的表现,也见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爆发性脚气病,常因心衰而死亡。 (4)婴儿脚气病 以2-6个月婴儿常见。发病突然,初期有消化道症状,继而水肿、心跳快、呼吸困难甚至喉头水肿;晚期心衰,严重时昏迷直至死亡,病程1-2天。 3、预防 (1)改良谷类加工方法,调整饮食结构 少食过精谷物,减少米菜的淘洗次数和浸泡时间,不加碱烧煮食物,不食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鱼类贝类如鲤鱼、蛤蜊等。 (2)开展易感人群维生素B1 营养状况的监测和干预 易感人群以婴幼儿、儿童、孕妇、乳母 为主,重体力、高温生活工作者、消耗 性病人、酗酒者也应增加摄入量。 3、预防 (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普及营养知识,知晓瘦肉及内脏、全麦、糙米、新鲜蔬菜、坚果、豆类等都富含维生素B1,注意选择与调配。 (4)维生素B1强化食品 把米、面制品、啤酒做成强化食品,以满足人体需要。 五、维生素B2缺乏病 1、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食物含量不足、烹调不合理、加工破坏。 (2)吸收障碍 消化道疾病、嗜酒、药物影响 (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 妊娠、哺乳、寒冷、体力劳动、精神紧张、疾病状态下VB2的需要量增加。 2、临床表现 VB2在体内耗竭的时间为60-180天,膳食供应不足2-3个月后即可发病。 突出表现是各种炎症: 阴囊炎(阴囊皮肤渗液、糜烂、脱屑、结痂、皲裂)、 舌炎(舌裂、舌痛)、 唇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 还会使眼睛受害,角膜充血。 3、预防 (1)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奶类、蛋类、各种肉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都富含维生素B2。 (2)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活动 合理调配膳食改进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B2的流失。 (3)营养干预 对易感人群如孕妇、乳母、学龄前儿童予重点关注,必要给予强化食品。 六、维生素C缺乏病 1、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储存和加工中流失或破坏;乳母膳食中长期缺乏VC。 (2)需要量增加 代谢高、生长发育快的婴儿及早产儿,感染、消耗性疾病。 (3)吸收障碍 消化功能紊乱。 (4)药物影响 影响代谢。 2、发病表现 (1)一般症状 缺乏3-4个月后出现症状。面色苍白、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抑郁。 (2)出血症状 维生素C 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坏血病,早期毛囊周围出血、牙龈肿胀出血,甚至黏膜、关节处也可能出血。 2、发病表现 (3)贫血 出血和生血功能下降致缺铁性贫血。 (4)骨骼症状 骨骼、关节和肌肉疼痛。婴儿形成“蛙腿”体位(仰卧,大腿向两侧分开,两腿在膝盖处屈曲)。在肋软骨交界处出现尖锐突起,内侧可扪及凹陷的“坏血病串珠”。 (5)其他症状 水肿;黄疸;发热;腺体分泌功能减退;伤口难愈合;易于感染。 3、预防 1)注意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属水果和各种绿叶蔬菜。 2)注意合理烹调加工蔬菜,加热、遇碱、切碎、浸泡、挤压、腌制易致损失。 3)偏食、嗜酒、人工喂养婴儿应补给足量的维生素C。 七、叶酸缺乏症 1、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多在较贫困的人群发生。 (2)消化、吸收、利用障碍 肠道疾病、乙醇中毒 (3)需要量增加及排出过多 高危人群出现(妊娠、哺乳、婴儿、青春期、贫血、肿瘤、传染病) 2、发病表现 巨幼红细胞贫血; 口炎性腹泻;舌炎;胃肠不适; 中老年人智力退化性综合征;精神萎靡;妊娠中毒;早产;胚胎发育不良和胎儿畸形。儿童性格怪异,孤独,智能低下。 3、预防 1)注意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蛋、鱼、坚果、橙橘、绿叶蔬菜、酵母。 2)蒸煮食物时叶酸损失高达50-90%,如温度高甚至会全部失掉,应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肝脏、蛋、酵母的吸收率较高。 3)重点人群(妊娠妇女)应注意补充叶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