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ppt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

* 1、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2、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也是代谢综合症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调整血脂水平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一、病因  血脂是血浆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类脂的总称。 从病因出发可将高脂血症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脂血症:是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2)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某些确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 *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 分类方法 分类名称 症状 1.表型分类法 I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CM增加,血脂测定TG升高,TC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临床上较为罕见。 IIa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仅LDL增加,血脂测定TC升高,TG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IIb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VLDL和LDL均增加。血中TC和TG均升高。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III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血脂TC和TG均明显增加,此型临床上很少见。 IV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VLDL增加。血脂TG水平明显升高,TC正常或偏高。此型临床常见。 V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CM和VLDL水平升高。血脂TG升高明显,TC亦升高。此型临床不常见。 2.简易分类法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 分类方法 分类名称 症状 3.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分类 原发性 由先天基因缺陷所。 继发性 由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血脂异常。 4.基因分类 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 * (二)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1.治疗目标 降低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 2.治疗原则 (1) 一级预防   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重点是改善生活方式: ①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②增加体力活动; ③控制体重。 * 冠脉粥样硬化→冠脉狭窄且侧枝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 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急性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与斑块大小不一定相关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每日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创伤 感染等 * 先兆 新发心绞痛 原有心绞痛加重 原来有效的止痛措施减效或无效 可能伴有ECG的异常改变 临床表现 * 症状: 疼痛:重、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全身症状:发热,WBC↑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压和休克:主要因为心肌40%的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右心衰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 防止梗死区扩大 缩小缺血区范围 及时对症处理,防止猝死 严重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各种并发症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心电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心肌营养药物: 促进心肌代谢:能量合剂等 ★治疗方案 * 挽救濒死的心肌 抗血小板制剂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溶栓药物(发病1-2小时可溶,可降低病死率50%) 尿激酶、链激酶等 * 溶栓药物及用法 ①尿激酶:静脉给药,100~150万U,30min~1h滴注完 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给药,先推注10mg,继而50mg 1h滴完,再40mg 2h滴完 * 但下述情况不宜药物溶栓: ①发病12小时,尤其24小时以上; ②存在禁忌证:脑出血或者未控制的出血;6个月未控制的出血;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10天内做过手术或有严重创伤;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等。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亦不推荐溶栓疗法。 * 溶栓疗法根据用药途径可分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及静脉内溶栓两种。 冠状动脉内溶栓是先用导管经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再注射尿激酶或链激酶,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其成功率为68%-89%。 静脉内溶栓治疗不需插管,而且可在一般医院内进行,因此使用更为广泛。 溶栓疗法的主要缺点是剂量掌握不准确可造成出血。 * 【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硝酸酯类:由于血管扩张,可引起头痛、眩晕、晕厥、面颈潮红,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视力模糊、皮疹等。过量时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气短、头胀、脉速而弱、发热、虚脱、抽搐。防治:减量或停药观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