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道高考作文题的优与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八道高考作文题的优与弊

十八道高考作文题的优与弊 江苏省盐城中学 李仁甫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按:每年点评高考作文题,我就想起了一个意象“玫瑰”。哪个命题人不希望自己的命题是美丽的玫瑰花?但是,往往想绽放玫瑰花,但也长出了刺儿。所以,在我们的眼里,不应该只有玫瑰花,也应该有刺儿。下面,请允许我以这样的眼光来看2013年的十七道作文题。 一、评全国大纲卷 优:审题容易。 弊:啰啰嗦嗦、自相矛盾。 审题很不难,也能算是优点。 然而,材料用了315个字,浪费了考生多少阅读时间! 从内容来看,既然同学关系存在的现状、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关系改善的方法都被命题人悉数道出了,你还指望考生能说多少独特、深刻的东西?我常常希望命题人能够为考生着想,降低审题难度,但断然没有想到命题人竟会如此“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由此可见,面对这道呶呶题,考生可写作的点无穷大,但可思考的点却无穷小。 另外,材料的前后语体风格很不一致,先是散文化的表达,热乎乎;后是数字化的表述,冷冰冰。同时,命题人说“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虽然传递了正能量,却未免有点武断,而且跟下面的调查数字(“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相矛盾。其实,开头一段文字纯属多余,大可以不要。 【附】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二、评全国新课标卷 优:无。 弊:无。 最没得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题目了。 考生应该不容易偏题的,“要有勇气”、“敢于冒险”、“心无顾虑”等都是题中之义。这样的主题,时代感不强,但也似乎永远不落后。 不过,平时多练练这种中规中矩的题目是不错的,但关键时候还是少出现为好。 【附】 (吉林 黑龙江 山西、河南、新疆、宁夏、河北、云南、内蒙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把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评北京卷 优:思考点多。 弊:狂妄无知,语体不当。 以爱迪生为引子,引出一场关于手机的对话。科学家看到的是手机物质性的一面,从物的层面大唱赞歌,而文学家看到的是手机人文性的一面,从人的层面提出中性的思考。其中,“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最具有概括性也最具有思考价值。材料是多角度的,但命题人仍然在最后提示考生科学、文学二家具有“不同看法”,这实际上是在鼓励考生旗帜鲜明地站队,做一个敢于思考的人。 材料编写最大的硬伤是,那个科学家也太没有历史感了。“21世纪”时间概念太大了吧?才过去10几年,何以断言100年最让人感到新奇的东西只是手机?真是狂妄无知!21世纪,人类的发明创造也许还有更让感到不可思议的东西呢! 另外,科学家语言活泼,想象丰富,而文学家语言严谨,毫无想象力,似乎语体不当吧?人物语言个性化点,更好。 【附】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许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