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二.前置自学:(认真预习课文,并在课本中划出相关内容且牢固记忆)
1. 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也称“铭文”。 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 、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 ”来源于夏朝。到 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 ,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 、 、 、 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 、 、 治疗疾病。战国末期 的诗人屈原,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 ”,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 最为有名。
三.交流展示,老师精讲点拨
四.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观察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么样表达意思的?
五.师生小结
六.当堂达标?????(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今天的汉字就是丛甲骨文发展来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结出来的( )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 )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共30分,每小问15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七、学后记(收获):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2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4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doc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8课《三国鼎立》.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