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高洛音乐会调查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高洛音乐会调查报告   [摘要]南高洛音乐会也称南高洛蓝旗音乐圣会,俗称“音乐会”。本村人也称其为“南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土生土长的高洛音乐会被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取代,此类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积极地考察整理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在下丈中,作者对2006年的高洛音乐会从音乐会分布、器乐形态、各会活动过程,作了较详尽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涞水 南高洛 音乐会 开坛 坐坛 出会   河北省首批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涞水县南高洛古乐因为后继乐手断层,正面临濒临灭绝的严酷现实。涞水县亦即古燕国属地,汉置遒县,后累更名改属。至隋代,以涞水所经而得现名,此后直至清代,多属易州所辖。直到1962年恢复涞水县建县制至今,现属河北保定地区、南高洛村,隶属河北涞水县,人口大约在2700人左右。村民基本以务农为主。大多数村民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   南高洛音乐会也称南高洛蓝旗音乐圣会,俗称“音乐会”。本村人也称其为“南灯会”。南高洛“音乐会”的直接源头,可能是当地的佛教寺院福岩寺。因为该寺佛事活动太多,就由村里的俗家弟子带发进寺学艺,这些俗家弟子就是最早的该村“音乐会”成员,以后他们就代替寺院进行民间的超度亡灵等部分仪式活动。“音乐会”的演奏形式源于中国汉代鼓吹乐。汉代鼓吹乐得主奏乐器室管子、笛子等,而今天的“音乐会”的主奏乐器就是管子、笛子等;汉代鼓吹乐是唱念吹打俱全的,在南高洛“音乐会”里,只保留了唱念的形式。从结社搭班的历史看,源于原始祭祀的“社”与宗教法事的“会”,渐成“会”、“社”组织(南北朝),保持着为宗教仪式和宗族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结社性质。这里的“音乐会”中的“音乐”仅指“音乐会”演奏的音乐,是这一乐种的专有名字。传统的礼俗仪式程序及音乐技术知识,在漫长的繁衍生息中沉积于各个村落的不同乐社里。音乐会的礼俗仪式,全部与社区事物,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如春节祈祥,朝顶进香,丧葬祭祖,祈雨驱雹,中元祭鬼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以“音乐会”为例,在音乐史中为普通农民的艺术活动开辟一席之地。      一、音乐会分布及乐社概况      1.音乐会主要分布保定、廊坊、沧州、北京、天津各县市的部分地区。      2.音乐会的传录   过去音乐会是以“口传心授”的方法得以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音乐会中的曲目可以用录音和录像的方式延续。在今年的正月十六这一天,南高洛村请人为音乐会录像,据音乐会的会员李老师说:这样一方面可以作为欣赏,另一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一份可考资料?      3.音乐会的组织   目前南高洛音乐会会员有26人,其中23名男会员,3名女会员。40~60岁之间的会员仍占相当比重,最小的25岁左右,最年长的83岁。可操乐器者有13人左右。音乐会在传统上不吸收女会员,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在这些会员中就包括两名女会员。本会有4人管事,但没有明确分工。本届管事是由有威望的会头或有高超技能的老人指定的。会员们的大部分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初中占多数)。基本以务农为主。一个居住着几族大姓的农村村社之中,乐社成员常常就是由这几个大姓家族的男性成员构成的,前一代人基本上就是后一代人的父辈或师长,后一代人就是前一代人的子孙或门徒。每个乐社的成员之间,都带有极其强烈的血缘宗族性。年轻人对这种音乐极少有感兴趣的,但然老一辈人支持子孙后代学习这种音乐,目前南高洛的音乐面临着失传断代的危机。   音乐会对于会员有严格的要求。在演奏时要服装整洁、注意坐姿坐态,生活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新学员不允许随便动用会中的乐器,在平常的练习中只能运用仿制的简单乐器。目前音乐会会员还可以“一专多能”,如音乐会的李永强老师,既可以吹管子,也会吹笙,还可以打鼓。      二、音乐会的器乐形态      1.形式及乐器   音乐会具有特定的乐器编制。分为“文坛”和“武坛”。南高洛音乐会“文坛”(器乐演奏)的旋律乐器有:管子2支、笛4支、笙4吧、云锣2架,其中管子为最重要的领奏乐器。笙为定音乐器。“武坛”(打击乐器演奏)的打击乐器有:鼓、板、铛子各一件,钹、铙各1―2件,鼓在乐队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坐坛”,另一种称为“行乐”。坐坛演奏时,乐对在长桌两侧相对而坐:两支管子在中间,两侧是笙,笛在四角,鼓、钹、铙等打击乐器乐手坐在长桌的一端。一般在官房子里演奏。“行乐”演奏时乐队一般成三路纵队,顺序大体按会旗、云锣、管乐、打击乐的顺序排列。南高洛音乐会所采用的服饰是一套新做的汉代古装。      2.曲目   南高洛“音乐会”使用的是工尺谱。他们的乐谱所记的只是音乐的骨干音,而在唱乐谱及演奏时要加入许多乐谱上没有标记的填充音,使音调变化更为丰富,打击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