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李安电影的悲剧情调
[摘要]李安的成功之道中最显著和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他注重影,片的文化性,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东方韵味。本文着重剖析李安电影中既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同时又借鉴了好莱坞手法所形成的悲欣交集的悲剧情调。
[关键词]传统文化悲剧情调悲欣交集
导演李安是中西文化冲突与结合的产物,他的成长经验和文化体验是特殊的。他出生于台湾的高知家庭,父亲是名校校长,一个典型的中国严父,同时也是家庭的核心。在幸福家庭中成长的李安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儒家训诫深植于他的文化积淀之中。在父亲的劝说下,李安少年时离开台湾,移居美国,并在著名的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电影,获得电影硕士学位。此后他娴熟地运用电影表现技巧和手段,以完整精致的电影形式娓娓讲述了一个个关于东方传统文化和人伦情感的故事。西方的生存环境没有动摇李安东方文化的根基,旅居异域的生活也无法改变他中国式的情感思维。正如他感叹道:“中国文化对我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不但受台湾的早期教育影响,更受家庭与各方影响,虽然我在美国住了14年,但思想和感情仍是很中国的。”李安不仅用“从父”的文本形式建构故事,在影片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皈依,并巧妙地结合故事内容展现武术、饮食、书法等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东方奇观,这些都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东方韵味。李安的大部分影片都是具有悲剧情境的正剧,但是由于他的电影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而具有了一种别样的东方悲剧情调。
有别于张艺谋以强烈的影像造型镜头和极致的电影语言渲染表现狂欢感受,以激愤惨烈、个体毁灭的悲剧作为影片的结局,李安在展示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反差和冲撞时,既没有以“狂欢”式的酒神精神和激愤顿挫的悲惨沉痛作为其影片的基本情绪,也跳脱出了台湾传统电影滥情的窠臼。“他以流畅、朴素的影像,干净利落的剪辑和场面调度,沉稳、平缓、温和的叙事笔触冷静而智慧地追寻永恒性的意味深长的文化命题。”更值得一提的是,东方人对矛盾的解决追求圆满的结局,喜好大团圆的禀性和“中和宽容”的文化观使李安在处理具有悲剧意味的作品时,刻意冲淡令人抑郁的沉重。他经常运用“情境喜剧”的形式,以轻松幽默的手法低调处理复杂的问题,避免毁灭一切的狂烈蛮夷的“酒神式”悲剧快感,而将西方式的幽默和东方式的温情共融于戏剧性情境中,从而使其影片因具有悲欣交集的特殊魅力获得东西方观众的喜爱。
“家要散掉”的意念贯穿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这使他的影片都蕴含着人世沧桑,变化无常的悲剧意味。《推手》里的老父在美国的儿子家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只好黯然地离家出走。“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想不到这句话应验在你我父子的身上。从前在国内多少个苦日子我们都能相亲相爱守在一起,美国这么好的物质生活,你们家里却容不下我来。”老父这封留给儿子的信以旁白的形式在片中出现,叠化着父亲苍老憔悴的面容和在暮色中独自蹒跚前行的画面,让人顿生一股辛酸悲伤之情。《喜宴》中的父亲发现儿子是同性恋,这一晴天霹雳使父辈传宗接代的家庭理想遭到致命的打击。对于子辈所生活的那个陌生又令人惊异的世界,他们努力想试着去理解和接受,但最终还是感到怅惘和遗憾。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中击下,中国父母无法再用传统的伦理纲常对子女的生活和选择施加影响。于是,他们妥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至高无上的父权制家庭观念解体了。影片的最后,在机场通道里,高父无声地高举双手,无可奈何地作出投降的姿势,换得各自为安的平衡结局。在全景的暗调中,这一隐喻性的镜头传达的是岁月流逝,家庭不在的无奈和苍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在变,家终归也会改变。在影片《饮食男女》里,看似温馨的“父女之家”同样面临的是即将分崩离析的岌岌可危的局面。大女儿和小女儿在面对渴望已久的爱情时,个人的欲念战胜了对父亲责任,她们迫不及待地逃离了好似牢笼的“家”,生怕自己的幸福爱情会受羁绊。当最为叛逆现代的二女儿留守家庭,准备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时,父亲却已经悄无声息地为自己安排了个完满的归宿。昔日热闹的“家”转瞬之间人去楼空,世事无常的幻灭感扑面而来。传统家庭的解体,传统伦理的流逝,传统文化的脆弱,不堪一击的父性尊严,无力回天的人的改变,都在影片中传达出一种苍凉哀伤的情绪。李安深谙欲擒故纵、欲悲先喜、欲抑先扬的道理,在执导这些具有悲剧情境的影片时,他以现代人的笑谑的态度,抽离地表现着人生的沧变,以充满喜剧色彩的戏剧结构,好莱坞式的幽默,淡化影片本身的沉重和压抑,使观众在开心一笑之后,又回味到无限的惆怅的感伤,从而达到以喜衬悲更见悲的艺术效果。
影片《推手》中,以儿子晓生为中心架构了相互对立的两极――代表传统东方文化的父亲和代表西方文化的洋媳妇。父亲与妻子之间的种种矛盾和隔阂使晓生感到身心俱疲。片中一家人吃晚饭的场景细致生动地表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