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陇西古城微缩模盘的文化意蕴.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陇西古城微缩模盘的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介绍了陇西古城微缩模盘中古代陇西城的地理位置、结构布局、城市功能、文物古迹等。全面展示了陇西古城在历史上的辉煌。陇西古城作为军事重镇,拥有重要战略位置,古城是古代陇西人民勤劳、智慧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陇西古城;微缩模盘;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63-02      陇西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筑城史。据考,古城址在今陇西县文峰镇渭河北岸,原三台王家新庄以东的二级台地,这是陇西古城肇始之地。   声闻四达的陇西威远楼一楼置放有一座“陇西古城微缩模盘”,体现了康乾盛世时期陇西城的整体风貌,它是根据《巩昌府志》和《乾隆县志》所载,运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作者是老艺人县琳。此微缩模盘根据陇西古城位于南北二山之间,在渭河上游的河谷台地而制作,由大城、北关、东关和西关四部分组成,形态犹如一顶官纱帽。外廓城墙高耸,雉堞起伏,上设28座城楼、角楼、箭楼,数十里外便可看到古城气势,反映了陇西古城发展的兴盛状况。   古代城池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这座模盘大城周长9.3里,筑有四个城门楼和四个瓮城。威远楼雄踞大城中心,周围官衙、学府围绕,寺庙错落其间。“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东、南、西、北四条街都是丁字路。丁字路口多有利于城内部署兵力御敌,敌人进入城中时就容易阻截。瓮城和箭楼、角楼的设立更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这是古人在城池设计上的高妙之处。   据清乾隆年《陇西县志》载:“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越国公汪华之子袭封上柱国越国公汪达镇守陇右徙筑。今城依山川势,以四隅为四正。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都总帅陇右王汪世显拓其直东地筑入城, ?L其下以石。”乾隆《陇西县志》载:“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79)指挥刘显重修,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阔三丈。门四:东曰永安、南曰武安、西曰静安、北曰清安。月城门四:东曰迎晖、南曰来薰、西曰柔远、北曰镇朔。皆复议层楼、角楼四、戍楼四。窝铺砖堞各若干。宪宗成化五年(1469),知府李钺、知县陈忠、致仕参政杨仕敏、城北郭提学伍福有记。明武宗正德年间,巡按御史罗玉潘、??许翔凤相继檄知府朱棠,增东西二郭至十六年讫工。世宗嘉靖初总制唐龙重葺大城暨三郭。神宗万历五年(1577),分守陇右道参议李维祯,以北郭居民倍于大城,市肆咸集,垣低堑狭不称保聚,恢扩旧基筑之,期年而竣,高深匹大城,而广阔过之,可兼容二郭之民。北癖门曰:保昌;东曰:翊秦;西曰:镇羌。通东西二关,又各有门曰:东顺、西顺楼,橹铺堞毕备(有角楼28个),严严翼翼与大城相犄矣。熹宗天启元年(1621),知府刘文琦重葺大城及东西二郭。顺治十五年(1658),巡按御史金鼎、镇守总兵官柏永馥、分守陇右道参议王纪、署府通判谢鉴、知县许上通再修大城,砖堞女墙焕然一新。旧制大城属卫,三郭属县。顺治十八年(1661)裁卫,城郭均属县。”又载:“东郭城楼,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鲁廷琰新建。西郭城楼,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鲁廷琰新建……”这次新建包括东西顺门在内的古城九门,在原基础上相继修缮了城楼、城门、瓮城、角楼。砖石和黄土筑就的城池在建造者看来就是铁打的营盘,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冷兵器时代可谓固若金汤。   城门是包括城楼、瓮城、箭楼、角楼等在内的一组建筑,兼备出入通道和对外防御功能。一般来说,城池的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城门,具体开多少座城门,则根据城市规模、城内道路、交通状况和军事战略地位而决定。   城楼也叫城门楼,是城门的标志。由城台、城楼和城门洞口三部分组成,城台是基础部分,全是砖砌,宽40米,顶宽36米,进深22米,高12米,与城楼相连,较之略高。城楼建在城台上,东西为三层五开间,南北为二层三开间,砖木结构建筑,楼和台通高40米,为歇山顶式单檐或重檐,屋脊上望兽和脊兽一应俱全。所有砖构皆染以朱红色,梁枋和斗柱则施以绿色、蓝色的条纹和别具一格的彩画,古色古香,端庄典雅。   城门洞开在城台下面。最早的城门洞为圭角型,宋代以后发展为券门,明代陇西古城城门就是券门。门洞高6米,宽3~4米,两边各有一扇铁皮包的对开式门,日出而开,日落而关。   瓮城是建在城楼前的小城堡(陇西俗称“月城”或“翁圈子”),与城楼左右墙体连为一体。其墙高、宽与城墙基本一致,四隅均为抹角,长80~120米,宽60~80米,平面形状呈半圆形、长方形或月牙形。闸楼通常修在瓮城的左拐角或右拐角处,其门洞与城楼的门洞不能相对直通,一般呈直角。   箭楼筑在瓮城上,与城楼相比,箭楼是一座形似城堡的简朴建筑,位置和城楼相对,其下台略高于翁城墙。面阔三至五间,朝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辟有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