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衡木上跳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平衡木上跳舞   有人说:党报工作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意思是说,党报受方方面面约束比较多,纪律要求比较严,无法像社会类、都市类报纸那样无拘无束、淋漓尽致地去做新闻,因而办报难度大,效果(读者认可度)也不见得好。   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业的党报工作者,对这一点当然深有体会。但是,我觉得“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比喻,仍然不能十分准确地描绘出地方党报工作的状况。所谓“戴着镣铐”,其实只是说由于要求多、纪律严等原因,我们新闻报道的范围、方式、程度受到了很多约束,不能舒畅地施展自己的手脚而已。那么,除此而外就没有问题了吗?   2008年8月10日,我有幸到北京观看了第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资格赛。在数万观众云集、“加油”声此起彼伏的国家体育馆里,中国、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的体操健儿分别在自由体操、跳马、高低杠、平衡木等项目上进行激烈的角逐。我的座位正前方,正好是平衡木的比赛场区。尽管全场各种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但我观看最多的,仍是眼前平衡木上的精彩表演。   在一拨接一拨的比赛中,随着运动员在仅有10厘米宽、1.2米高的长木条上奔跑、跳跃、翻腾、旋转、飞跨,甚至舞蹈,我心头不禁生出万千感慨。我既看到了轻盈舒展、毫无闪失的胜利者,也看到了左右摇摆、险象环生的过关者,还看到了动作失衡、不幸跌落的失败者。其胜利也好、勉强过关也好、跌落失利也好,无一例外,都是平衡艺术掌握、发挥状况之使然。此时,我突然悟到:眼前的景象,不正和我们的党报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这种掌握平衡的艺术,正是党报工作的真谛之所在啊!平衡掌握得好,就能在窄、高、难、险的条件下如履平地、跳出漂亮的舞步。否则,就只能摇摇晃晃、顾此失彼,勉强支撑,甚至还会落个翻爬在地的惨境。   领导要求与办报规律的平衡   关于党报的定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党委机关报的说法。既然是机关报,当然就要为这一级党委不余遗力地搞好其中心工作以及方方面面的宣传。但问题是,党委领导对宣传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往往与办报规律、新闻规律相矛盾甚至相左。据了解,这是许多地方党报总编辑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比如,对于一个文件精神或一个会议的宣传,报社从记者到总编,总是千方百计采用新闻的形式、新颖的角度、新奇的手法来实现其宣传效应。但一些地方领导由于不了解新闻工作的规律和特殊性,常常会对宣传的方式做出令人摇头叹息的指示。一个自认为重要、其实很平常的会议,要求全文照发长篇讲话者有之,要求照搬文件者有之,要求整版刊登会议发言者有之,甚至还规定消息不能少于多少字,刊登位置必须在第几版等等。这样以来,领导的要求实现了,但宣传效果却大打折扣,读者不买账,在业内也难获好评。对于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们的经验是:多沟通、多解释,让领导了解和理解新闻规律、办报规律。另外就是绞尽脑汁,拿出真本事,使党政报道经常能够出新出彩,不仅让读者满意,也让各级领导满意。这样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也就没人硬性要求去做那些有悖于新闻规律的宣传了。《宝鸡日报》近年来利用网络访谈的新颖形式,充分挖掘领导讲话、会议消息、党政公务活动中的核心新闻价值,以前瞻性、深刻性、可读性俱佳的特色赢得了领导层和各界读者的共同欢迎。这一例证说明,在领导要求与办报规律之间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在走向良性轨道的过程中,我们所有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平衡的艺术。真正做成以后,无论对报纸质量还是宣传效果提升都将受益无穷。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平衡   所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通俗地讲,就是对“好事情”和“坏消息”的新闻报道。地方党委办了这么一张报,当然是要你不遗余力地宣传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政绩,宣传其取得的各种成就,以此赢得全社会的了解,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按理说,这没有什么不对,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党报长期要做好的最重要的“功课”。至于负面报道,也就是关于生产事故、治安案件甚至自然灾害等有可能引起更大范围、更高一级领导关注的“坏消息”的报道。推而广之,一切传播开来会给当地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报道均在此之列。既然报道后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地方党报就不能不十分谨慎了。   报道好事情,锦上添花,皆大欢喜,谁不愿意干?张着乌鸦嘴,尽说丧气话,谁能高兴?但问题在于老是报道莺歌燕舞、天下太平,不仅不符合办报规律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最终会被广大读者所抛弃。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媒体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资讯传播的快捷与广泛程度是不以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一个“坏消息”,一张报纸可以不吭气,但挡不住更多的媒体发出声音。那么,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在地方党报那里就那么敏感、那么难以操作?只能说,这张报纸在当地舆论界显得太重要了。   作为一张党委机关报,不能也不可能像都市类、社会类报纸一样,只要是新闻价值大的东西,就尽可能予以放大、包装,甚至炒作,以吸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