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药

第二十九章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 的药物 血栓——预防: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 治疗:纤维蛋白溶解药 出血——促凝血药 贫血——抗贫血药 【凝血机制】 Ⅻ Ⅻa Ⅺ Ⅺa Ⅹa Ⅹ 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Ⅶ Ⅶa Ⅸ Ⅸa Ca2+、PL、Ⅷ Ca2+、PL、Ⅲ Ⅱ Ⅱa(凝血酶) Ca2+、PL、Ⅴ Ⅰ Ⅰa(可溶性) ⅩⅢ ⅩⅢa 难溶性纤维蛋白 第一节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 肝素(heparin) 【来源与化学结构】 来源:由猪小肠粘膜和牛肺提取。 结构:带阴电荷的硫酸粘多糖,加入带阳电荷的碱性蛋白(鱼精蛋白)可中和。 【药理作用】 1.强大抗凝血作用 特点: (1).口服无效,需要静脉给药; (2).抗凝作用强大、迅速、短暂; (3).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 抗凝作用原理: 加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因子Ⅱa、Ⅶa Ⅸa、Ⅹa、 Ⅺa、 Ⅻa等的灭活。 注:肝素分子>18个单糖单位才能抑制Ⅱa 2.其他: (1)降脂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血管内膜、平滑肌增生作用, (4)抗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如肺栓塞、脑栓塞、心肌梗塞、深部静脉栓塞。 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效。 2.DIC早期(高凝血期):防止凝血因子耗竭 3.防治心、脑梗死、心血管手术等后血栓形成 4.体外抗凝: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心血管手术等。 【不良反应】 1.过量:自发性出血 ——iv鱼精蛋白解救 2.血小板减少 3.过敏反应 4.长期应用:骨质疏松,补钙 【禁忌症】有出血倾向者、孕妇禁用(早产及胎儿死亡) ? 低分子量肝素(LMWHs) ——依诺肝素、替地肝素 【特点】 1. 分子量<肝素,25-50%含糖单位<18; 2. 量效关系优于肝素; 3. T1/2比肝素长2~4倍; 4. 抗血栓作用显著,对凝血影响小,出血等不良反应比肝素少; 5. 促t-PA释放,有助于血栓溶解。 香豆素类 华法林(warfarin)、双香豆素(dicoumor) 醋硝香豆素(新抗凝) 【抗凝血作用特点】 1. 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血药; 2. 抗凝血作用缓慢而持久; 3. 体内抗凝,体外无效。 【作用原理】 维生素K的拮抗剂,影响VitK的循环利用 → 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γ羧化使其不能活化。 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故显效慢。 【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 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效。 【不良反应】 过量出血——iv维生素K解救,输新鲜血。 【药物相互作用】 降低疗效:合用肝药酶诱导剂。 增强疗效:合用肝药酶抑制剂;合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抗血小板药;食物中VitK缺乏或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原 激活因子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抗纤溶酶 原激活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药) -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尿激酶(urokinase,U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阿替普酶) 【作用原理】 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能促进体内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促使新形成的纤维蛋白水解,使血栓溶解。但对陈旧的血栓无效。 【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早期(<6h) 【不良反应】 过量易出血——用氨甲苯酸、氨甲环酸对抗。 SK:间接,有抗原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发生率高,应用受限。 UK:直接,无抗原性,价格昂贵 。 t-PA:对血凝块亲和力高,对血液循环中 纤溶酶原激活作用较小,相对较安全。 维生素K(vitamin K,VitK ) 【基本结构】甲萘醌 【分类】 脂溶性:K1(植物);K2(肠道细菌合成); 需要胆汁协助吸收。 水溶性: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K4(乙酰甲萘醌); 为人工合成品。 第二节 促凝血药 氢醌型Vit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后的活化,促进凝血。 VitK缺乏会造成凝血障碍,引起皮下、牙龈及胃肠道出血。 【临床应用】 1.VitK吸收障碍: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 2.VitK合成障碍:新生儿出血、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3.水杨酸类或香豆素类抗凝药过量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少 VitK1:不良反应最少,但iv太快可致面部潮红、出汗、胸闷、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