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螯合树脂的性能及制备
——螯合树脂 (Chelating resin) 1.概念、特点 2.分类、结构及性能 3.制备方法 4.应用 概念回顾: 螯合物: 是配合物的一种,在螯合物的结构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多齿配体提供多对孤对电子与中心体形成配位键。 螯合效应:螯合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效应。 螯合树脂 聚合物骨架 螯合功能基 轻度交联,呈纤维、 薄膜以及各种织物状的高聚物。 具有未成键孤对电子的 O、 N、S、 P、 As、Se等原子,这些原子能以一对孤对电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螯合树脂-是指含有能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分离功能团的一类呈树脂状的高聚物。 1.1 螯合树脂定义 1.2 螯合树脂的特点 相对小分子螯合剂而言,螯合树脂具有合成简便、 价格低廉、 吸附容量大、 易洗脱、 干扰少、机械性能好和对于酸碱及各种溶剂极为稳定等优点。 相对离子交换树脂而言,螯合树脂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更强 ,选择性也更高。 使用螯合树脂处理络合重金属离子有一定局限性:由于螯合树脂不能通过有机物浸出络合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1螯合树脂的分类 2.2螯合树脂的结构特征 高分子骨架上连接有螯合基团(螯合基团连接在高分子的侧基上或高分子骨架的主链上); 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螯合作用; 因此可以对多种金属离子有浓缩和富集作用。 当螯合树脂与特定金属离子螯合后,还会出现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作为催化剂、光敏材料和抗静电剂。 主要的配位原子和含有这些原子的配位基团见课本43页(表2-9) 2.3螯合树脂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2.3.1化学结构 1.配体结构与配位性能的关系 螯合树脂依靠其高分子链上的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螯合物,因此其配体的结构是决定螯合树脂配位性能的关键。 2.高分子链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螯合树脂具有交联的三维结构,一定程度的交联可以保证树脂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耐酸碱性,但交联度过大则可能影响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 亲水性的高分子链可以保证树脂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胀度,使树脂内部形成扩张的孔道,有利于提高金属离子在树脂中内的扩散速率;但溶胀度过大,会使树脂的强度降低,树脂的溶胀度一般应保持在2—6。 2.3.2物理结构 形态结构 螯合树脂一般为球状、粉末状或无定形状,也有螯合纤维、织物状和螯合膜等。 球状树脂制备单一,使用方便,不易破碎,应用最为广泛。 粉末状树脂或无定形树脂不易实现大规模应用,一般仅用作贵金属催化剂载体或贵金属分析的螯合剂。 螯合纤维或织物状螯合树脂传质距离较短,传质过程很快,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螯合膜同时具有膜的选择性透过功能和螯合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功能,比一般的膜或树脂选择性更强,但其处理成本比一般的螯合树脂吸附工艺更高。 孔结构 螯合树脂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与树脂的比表面积有关,保证树脂中具有一定的孔结构有利于提高树脂的比表面积。适宜的孔结构也有利于特定金属离子在树脂中的扩散,孔道直径与被吸附金属离子的直径之比以6:1为宜。 树脂在水溶液中溶胀,有利于扩大树脂的孔道,凝胶型的树脂如果在水溶液中溶胀,也具有一定的孔结构。 3.1螯合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机理是: 静电作用。 螯合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机理是:树脂上的功能原子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类似小分子螯合物的稳定结构。 3.2螯合树脂分离金属离子的原理 式中,ch为功能基团,对某些金属离子有特定的络合能力,因此能将这些金属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开来。 3.3 螯合树脂的制备 主要有两种路线: 一是首先制备含有螯合基团的可聚合单体, 再通过均聚、共聚、缩聚等聚合方法制备;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接枝反应等高分子化方法将螯合基团引入天然或者合成高分子骨架。 3.4几种常见螯合树脂的合成及性态 3.4.1 β-二酮螯合树脂 它可以由甲基丙烯酰丙酮单体聚合而成,也可以与苯乙烯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生成。 该螯合树脂可以与二价铜离子络合,用于铜离子的吸附富集,此外生成的配合物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其催化活性高于小分子乙酰丙酮螯合树脂。 3.4.2 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 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2).pdf VIP
- Photoshop网店美工技巧-蒙版与通道的应用.pptx VIP
- 202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 考前必背.pdf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VIP
- Q∕CR 9212-2015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