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
第32卷第1期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Vol.32,No.1
2016年2月 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 Feb.,2016
陈子通,戴光丰,罗秋红,等.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6,32(1):18.
文章编号:10044965(2016)01000108
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
1 1 2 1 1 1 1
陈子通 ,戴光丰 ,罗秋红 ,钟水新 ,张艳霞 ,徐道生 ,黄燕燕
(1.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80;
2.广东省气象台,广东 广州510080)
摘 要:中国南海台风模式是基于GRAPES的热带中尺度模式,采用半隐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借助
Helmholtz方程进行隐式求解,然后计算物理过程,并把各物理量反馈到动力预报场,实现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
合。为了探讨耦合方案对预报精度的影响,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两项技术改进。
其一是考虑温度、水汽的物理反馈对气压场影响,将间接导出的气压反馈值返回动力场;其二是在第一项技术改
进的基础上,将物理反馈值作为模式Helmholtz方程的右端项参与隐式求解,物理反馈在动力约束条件下实现与
动力过程耦合。针对新方案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影响开展个例和批量试验研究。个例试验研究表明,新方案明显
地提高了台风预报水平,特别是提高了移动速度的预报准确率;2013年批量试验结果分析,如文中给出的台风路
径预报、等压要素预报准确率对比分析,说明新技术方案整体提高模式预报精度。
关 键 词:台风;数值预报;物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P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16.01.001
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 引 言 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动力过程和物理过
近年来,数值天气模式预报大尺度环境场越 程是模式的核心部分,大气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
来越准确,但是对于台风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天气系统的发生
预报仍存在许多难题,如异常路径的台风预报,常 发展,动力过程一般要在有限网格上进行计算,主
常会有较大的偏差。科学家在试验研究和业务预 要包括平流、调整和扩散等过程,而物理过程主要
报中发现,台风路径预报对物理过程参数化十分 是一些次网格过程和网格尺度上的相变过程等。
敏感,因而针对物理过程参数化的研究从未间 由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时间、空间分辨率有限,
断[1-3]。台风强烈的气旋性环流和暖心结构,促 许多重要过程在模式中不能被直接、显式地描述,
使洋面与大气水汽、热量、动量强烈交换,交换过 这些次网格物理过程,如行星边界层[4]、热带积云
[5-7] [8]
程主要是在大气边界层中进行,然后激发剧烈的 对流 、地形参数化 和辐射等过程对大气运
积云对流。模式一般采用参数化的方法来描述这 动起重要作用。以积云对流为例,小尺度的积云
些物理过程,而积云对流等参数化物理过程的影 对流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境中产生,但反过来又
响作用则一般采用风、温度和水物质等物理量的 影响大尺度环境场的变化,它极大地影响着热带
反馈来影响动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