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从脾胃论治亚健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从脾胃论治亚健康

医学论文-从脾胃论治亚健康 【摘要】? 亚健康是指人们表现在身心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主要表现为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等方面的症状,与中医脾胃虚弱所致症状表现极为相似,从脾胃虚弱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治疗与调护等方面论述亚健康,以加强亚健康的防治。 【关键词】? 亚健康;脾胃虚弱;防治措施   中医学虽然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但是由于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所致脾胃气虚,表现腹胀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与亚健康中所述某些病症极为相似,可以认为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司而致各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发生亚健康,故从脾胃论治亚健康,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病因病机   1.1? 饮食伤脾胃? 现代的人生活在紧张而富足的环境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不能很好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往往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而影响脾胃的受纳;无酒不欢的谈判方式、聚会方式,一醉解千愁的疏解方式而致辛热之品伤脾,使之失于健运;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过食肥甘厚味之品,聚湿成痰,化热化燥。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结构失调,暴饮暴食,饥饱失调,都会引起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长时间的饮食无节,脾胃失调,则营养淤积,或营养缺乏,脾气受损运化无力,势必求援于肾而伤肾,进而伤先天。脾胃运化水谷功能正常,习惯上称为“脾气健运”,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称为“脾失健运”,表现为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产生消化系统的一些病变,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久则营养不良,出现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全身机能衰退的表现。现代药理证实[2]:脾虚失于健运的患者消化酶活性会明显下降,脾虚患者消化道排空速度较非脾虚患者明显减慢及小肠吸收功能障碍等。有学者研究证实,脾虚患者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均低于健康人及无脾虚证者[3]。   1.2? 情志伤及脾胃?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化,使人始终处于高压力状态下,情志不得疏泄,易使肝郁,肝郁克脾土,日久而致脾虚;思则气结,忧思伤脾,脾之升降失职,气机不利,进而出现精神不振,情绪易激,腹胀便溏,纳差等症状。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冯五金等对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与中医脾虚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血清胃泌素和P物质降低、胃动素升高的两低一高现象,认为此类患者的胃肠粘膜存在营养、分泌、吸收障碍和消化道运动功能低下及紊乱病态[4]。   1.3? 工作环境伤脾胃? 现代人生活在高节奏,高机械化的氛围中,经常坐立于电脑旁,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人们经常(长期)在超强度的电脑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中使用电脑,导致头晕、头痛、脑涨、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发生,“久坐伤肉”,脾主肉,日久而致脾虚;工作的劳累、夜生活的丰富已让人们放弃了晨起的锻炼,往来之间有汽车以代步、联系有方便快捷的电流信号让人更少的接触体力的锻炼,“用进废退”,日久而致肌肉松弛,脾虚而湿困,流注肢体,致人困倦无力。研究表明:脾主肌肉与骨骼肌的生物电活动密切相关,脾气虚时,骨骼肌的收缩运动亦减弱,故而表现为四肢无力等[5]。   2? 治疗与调护 ???      《难经·十四难》曰:“三损损之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抟注解:“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不为肌肉,宜调节饮食,无令伤脾也。”可用四君子汤补脾益气。《杂病源流犀烛》卷八:“损脾伤仓廪,饮食不为肌肤,急应时饮食,适寒温,宜十全大补汤。”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脾胃论》曰:“治头闷,劳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惰,燥热短气,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色,身体昏闷,口干不喜食冷。”故治以益胃汤。张元素以脏腑辨证说指导脾胃虚实病证的治疗,其在《医学启源》中指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脾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以积壳泻之,如无他证,虚则以钱氏益黄散;实则以泻黄散。心乃脾之母,炒盐补之;肺乃脾之子,桑白皮泻之”。王好古在脾胃阴证的辨证施治方面,主张温补脾肾,《阴证略例》中指出:饮冷内伤,外感寒邪无汗者,用神术汤。伤寒内感拘急,三焦气虚自汗,及手足自汗,宜先缓而后急,缓宜黄芪汤;若病重急治者,宜黄芪汤内每服加干姜重一钱,与仲景理中汤同意;如大便结者,宜调中丸主之。罗天益对脾胃内伤病的治疗,主张甘辛温补,慎用寒凉,并反对滥用下法:对于饮伤,其在《卫生宝鉴·药误永鉴》中主张上下分消其湿,可用葛花解酲汤,法制生姜散。虚中有寒的主要表现是脾胃虚冷,心腹胀满,头目昏眩,肢体倦怠,足冷,卧不欲起等。治宜温中益气,散寒健脾,用理中丸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