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法-国际商法PPT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二、公司治理产生的必然性三、西方国家关于公司治理行为守则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成果四、中国实施公司治理的特殊背景和任务五、公司治理中重要的法律措施 第六节 公司的治理机制及其主要法律措施 国美股权之争 起因:国美股东会之乱,大股东否决贝恩董事。 在贝恩投资入股国美电器8个多月后,在国美电器正在走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大股东(黄氏家族)在2010年5月11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冲突:黄光裕狱中投票反对,贝恩三股东依然连任。 由2008年中国首富黄光裕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国美三位董事连任。但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三人继续担任董事。 国美股权之争 激化: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 时任董事局主席陈晓2010年8月4日晚间7时30分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的要求信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 反击:国美宣战黄光裕。 2010年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 …… 结果:国美电器2011年3月9日发布公告表示,现任董事长陈晓将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 公司治理问题的由来: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即股东在失去了对公司直接控制权和经营权之后,如何使拥有经营权的管理者们能为实现股东的利润最大化而尽职尽力地工作,亦即产生了公司制度上的新问题,即股东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制约和监督公司管理者依法、依德经营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目前对公司治理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各国普遍认为,公司治理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它是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处理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所适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宗旨是使公司的管理人员能够为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服务。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周小川最早把corporate governance翻译成公司治理结构。 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2 mins) 公司管理就是运营公司; 公司治理是所有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对管理者的监督、制衡和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的基础。 二、公司治理产生的必然性 西方国家公司法中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法律原则的一种异化。 股东的个人利益绝对服从于有控制权的经理团体。 三、西方国家关于公司治理行为守则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成果 公司治理机制在西方国家取得的重要成果就是各国关于公司治理的原则、守则、规范或标准。 公司治理准则的特点: 1.本身不是立法机构制订的,不是法律。 2.民间社会团体制订,具有客观选择性。 3.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4.公司治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受多方面的影响,只能因公司而异。 四、中国实施公司治理的特殊背景和任务 我国公司制度和西方国家的公司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西方国家的公司制度直接从私有制企业制度发展而来,而我国的公司制度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大多上市公司直接从采取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发展而来。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公司治理经验,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公司治理。 国有资产属于谁?由谁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在2008年10月28日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本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 四、中国实施公司治理的特殊背景和任务 中国公司治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优化股权结构,严禁内部人控制(委托人问题的治理)。 2.建立真正能行之有效的股东的民事赔偿诉讼制度。 3.信息披露,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4.对管理人员建立严格的惩治制度和合理的激励机制。 5.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较弱,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监察。 五、公司治理中重要的法律措施 (一)发挥诚信原则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管理人酌量处理原则:管理人员在法律和章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受委托人的限制,充分地行使其自主权,及时有效地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以确保公司的高效性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管理人负责原则:管理人员应对委托股东承担责任,尽最大努力为其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服务,避免管理人员滥用权力或怠于行使其职责。 五、公司治理中重要的法律措施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