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热类温病PPT
小结: 证:身热不退,脘痞呕恶,胸腹灼热,腹部胀 痛,大便溏而粘垢不爽,色黄如酱或色黑 如胶,秽臭灼肛,小便赤,舌红苔黄垢 腻,脉濡数 本证的辨证要点: ①有湿热积滞,胶结肠道,着而不去的表现:腹胀痛,呕恶,大便粘垢不爽 ②有热重湿轻的症状:胸腹灼热,尿赤,灼肛,舌红,脉数等 理:湿热夹滞,内结肠腑(热重湿轻) 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方:枳实导滞汤 方义: 大黄、枳实、厚朴、槟榔――理气化湿,导 滞清热(苦辛通降) 山楂、神曲――导滞和中以行滞 黄连、连翘、紫草、木通――清利湿热以解 毒 甘草――调和诸药 枳实导滞丸:李东垣方(大黄、枳实、神曲、白术、黄连、黄芩、茯苓、泽泻)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临床上汤,丸剂区别不大,一般急则用汤,缓则用丸。 注意: ⑴本证不可单纯使用苦寒峻下之承气汤。 ⑵本证常须连续轻下,使大便畅利成形,则秽浊尽去。因为无形之湿热与有形之宿滞胶结,很难速去,每在下后热势复炽,大便依然粘垢不爽,此时又可再下。故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十条中说:“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博,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这是叶氏从大便溏与硬来区别伤寒和温病邪尽与否的标志。 ⑶湿热病应用下法,应当注意舌诊,若舌黄滑 (湿热痰浊内伏),灰滑(湿痰内阻),白滑 (寒痰内阻)等均不可用下法。 6.暑湿郁阻少阳证治:(蒿芩清胆汤证) 原文: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疟与伏暑伤寒节》一文蒿芩清胆汤的方后按语中说“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成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提示:湿热郁阻足少阳胆的病机和治法 讨论: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以及“若受湿 遏热郁,则三焦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 小结: 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困重,心烦口 渴不多饮,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苔白腻 或微黄,脉浮数或濡数。 理:暑湿内蕴,寒湿外遏 法:涤暑解表化湿 方:新加香薷饮 比较: 新加香薷饮 暑湿兼寒――发热重,心烦,口渴,无汗,恶寒 ――寒湿郁表,暑湿郁里――药性偏凉 均用于暑 月感寒 香 薷 饮 表寒里湿(虽在夏月,但无明显的暑证)恶寒 重,无汗,口不渴,腹痛吐泻――表里俱寒 ――药性偏温 藿香正气散 湿邪困表兼有里湿――口不渴, 脘闷呕恶,肠鸣泄泻――解表 均有恶寒发热, 祛湿 头身重痛的表证新加香薷饮 表有寒湿,里蕴暑湿――口渴心 烦,小便短赤,――祛寒湿, 透暑热 ㈡气分证治:1.湿重热轻,困阻中焦证治(一、二、三加减正气散证)中58,59,60原文:中58“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中59“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中60“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提示:湿热壅阻中焦,湿重于热,病偏太阴,影响三焦讨论: 三条的基本病机:湿热困中,脾湿偏盛,气机壅滞,升降失司 三条的基本症状:以中焦湿偏重为主,兼见上、下焦症状: 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呕恶,口不渴或喜热饮,口淡或口甜而粘腻,大便溏或大便不爽,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三条的基本治法: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