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玩具总动员3》何以名利双收
[摘 要] ??《玩具总动员3》作为迪斯尼/皮克斯创作的3D立体动画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和最佳歌曲奖。再次为皮克斯捧回两个小金人,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其成功,有着技术、情节等各方面的因素。但对于中国来说,《玩具总动员3》成功的最终意义,特别是在内地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不是在于票房过亿,而是证明中国观众已经接受了动画片作为一个类型片,正式登上中国电影舞台。这正是中国动画新纪元的开始。
[关键词] 3D动画;立体;告别童年;成长
《玩具总动员3》??(以下简称《玩具3》)作为迪斯尼/皮克斯3D立体动画,于2010年6月18日上映,就以??1.10亿美元缔造了皮克斯动画片最高首周末票房纪录。截至2010年12月2日,《玩具3》的北美总票房累计达4.15亿美元,超越《蜘蛛侠》跻身北美票房榜第九位。在中国票房方面,《玩具3》也取得不俗的战绩,创造了皮克斯动画在中国内地票房的最高纪录――1.1645亿元人民币。除了有高票房回报,还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和最佳歌曲奖,正可谓是名利双收。那么,这部动画长片,是靠什么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的呢?
一、动画3D立体技术的成熟
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带来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都是如此。而电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脑技术的第三次飞跃。特别是对于动画片,影响更为深远。从《玩具1》开始,3D动画开始出现,从此引领了动画事业的飞速发展。而《玩具3》则一开始就按照立体电影的要求制作。这部影片代表着当今电脑动画设计的最先进的水平。虽然皮克斯近几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玩具3》在追求画面真实与细致之外,依然保持了前两集的风格。单从技术层面上讲,没有像《阿凡达》那样突出3D立体效果,但本片作为本系列中首部3D电影。技术的革新还是会带给我们熟悉的玩具明星以及电影新增加的角色――抱抱熊、大宝宝、肯、书虫等新玩具以及视觉上的冲击力。
在技术运用上,本片涉及大量的技术难题,比如作为玩具,伍迪和巴斯都是用塑料做的。在人们的经验中,有一些塑料是很薄的,所以看上去非常的轻。因此动画师使用表面散射算法来完成这一效果的制作,使动画人物看上去更加可信。
而且本片作为立体动画电影,相比于平面动画,当然对细节的要求更高,质感更强。比如绒毛类玩具,“毛发”的数量也是出奇的多。同时这些抱抱熊等大量的绒毛玩具,还要让人感觉到旧化、磨损的质感。要创造出这些“毛茸茸”的动画形象,可见难度之高。15年前第一部《玩具总动员》制作出来的角色形象和技术,当然已经远远过时,为此皮克斯小组开发了最新的3D技术,编写相应的程序来模拟其效果。2001年《怪物公司》中的毛怪身上有??2 320 413根毛,就已经轰动一时了,而《玩具3》中的大熊身上竟然有3 473 271根毛。其实早在制作《玩具总动员》时,导演就想制作“毛茸茸”的形象了,但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皮克斯只制作出一只粉红色“光滑”的熊(就是影片开头开会时胡迪问“柜子上的听得见吗”时招手的那只熊)。技术上的突破,让这些“毛球”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动作流动衔接感流畅,展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动态感,使玩具像真的玩具。曾有中国观影者说:“真实得有点不像动画片了。”虽然有着过硬的技术为支撑,但皮克斯并没有过多地宣传炫耀这些技术,以这些技术为噱头,而是反复强调情节的可看性。
二、观众群体的确立与成熟
执导过动画电影《小倩》的香港导演徐克曾说,“动画是一种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他特别指出这一点不是没有原因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曾有过辉煌,《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牧笛》等作品被后世奉为经典,之后的《天书奇谭》等动画片也是艺术性与民族性兼具的优秀作品,老人小孩均乐于观看。但在我国,这类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国产动画还是作为面向儿童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或娱乐产品存在的。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偏见是,动画片不过是给小孩子看的电影,这直接导致民众用同一态度来对待引进而来的动画作品。 这也是美国动画片在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不少口碑和票房都堪称猛虎级别的作品,一到内地就沦为“病猫”:2006年北美票房直逼2.5亿的《赛车总动员》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只有2 145万,最强的《海底总动员》也只有3 553万票房,而该片在北美地区的票房高达3.3亿美元。在《狮子王》1995年引进之后,这部影片所创下的4 200万纪录竟然一直保持了13年之久。在2008年8月《功夫熊猫》正式登陆之前,所有的动画片在国内的票房都没有超过这个数字。
在欧美,皮克斯的品牌已经形成一个固定而庞大的观众群。迪斯尼的《狮子王》或者比1994年更早一点,美国的成年观众就已在慢慢养成观看动画的习惯,不再认为动画只是陪自己的孩子去看的呵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