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阴沉木因材施艺雕刻之价值
内容摘要:阴沉木历代被视为镇宅之宝,避邪之物,明、清时期阴沉木属皇家的专用之材。阴沉木的形成要经历数千年乃至万年,不易再生尤其珍贵。本文通过雕刻家对阴沉木因材施艺,赋形式于材质。充分利用阴沉木独有的古奥神韵,创造出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成为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雕刻艺术品。
关键词:阴沉木 因材施艺 雕刻价值
阴沉木是原始森林中的古木,由于泥石流、水土流失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造成树木冲入河床低洼处,长期被掩埋,在高压、缺氧及细菌微生物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历经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其木质结构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形成。阴沉木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东北松花江流域称之为“浪木”“沉江木”,四川区域称之为“乌木”。阴沉木其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柏木、樟木、杉木、楠木、野荔枝木、苦梓木等,这些阴沉木具有:耐潮、耐蛀、耐腐,且有香味等特性。阴沉木又被称之为“神木”,具木之性状与神韵。
阴沉木在我国的四川、海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湖北等区域也均有发掘的记载,大多数阴沉木的年代距今大约在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早期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称它为“东方神木”“植物木乃伊”。
福建近期也有阴沉木的发掘。多以樟木为主,树径大的直径达2m,长度近10m,木质良好,在这里出土的阴沉木经燃烧后木头灰呈现黄色,树干表面形成了炭化龟裂达一寸之深,黑里透亮,黄中渗红,质感、肌理自然美观。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珍宝苑”的藏品中就有采用阴沉木雕刻而成的艺术品,阴沉木家具,其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木,清朝大学者袁枚在《子不语》中对阴沉木的解释为:“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其文化价值代代传承下来。阴沉木经过了数千年地下深埋的变迁,在阴沉木表层留下了变化万千的肌理,这些美丽的肌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其观赏价值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阴沉木通过雕刻艺术家精心构思、巧妙雕琢后成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孤品,其艺术观赏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由于阴沉木历经数千年,其科学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均具独特性,这与民间传说中的“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相吻合。阴沉木属不易再生资源,挖掘量越来越少,因此,天然阴沉木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
在明、清时期老百姓是禁止使用阴沉木的,一旦发掘便成为地方官吏向朝庭贡奉的贡品,皇家所收集的阴沉木主要用于建造宫殿、打造家具以及皇帝棺椁之用,现在所出土的阴沉木已成为民间雕刻或打造家具的材料。由于阴沉木材料稀有,如何让阴沉木得以充分利用,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过去阴沉木在民间用于避邪、镇宅之宝的传说逐渐被人们揭开神秘的面纱,神秘性赋予了阴沉木具有收藏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民间常常将阴沉木制作成家具,由于家具用料大,其边角料通常被丢弃,特别是阴沉木原有的肌理和自然美在家具加工过程无法得以保留。如何将阴沉木做到既能保留自然千年古木的肌理,又能节省材料?我认为把阴沉木雕刻成艺术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材料;另一方面能结合雕刻艺术家的创意和技巧,阴沉木也能充分地发挥其材料的利用价值。
刘海粟先生在谈根雕艺术时曾说:“树根艺术品之美,源于自然,又突破自然,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溶化进去,因人而异,千姿百态,更能以形让意,意在形外,虽经雕琢,不失自然,就饱含着天趣”,短短几句话,把根雕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原则说得即精辟而又透彻。
林学善先生阴沉木雕刻作品《达摩》,这件作品是采用高3.7m,树头直径2.8m的稀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该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料大,象这样大而好的木料可以说是少有,树头上半部木头好,而树的下半部肌理很好,作者保留了材料的体量,将上半部木质好的部分雕刻达摩的头部,而下半部尽可能保留了原木肌理。使木头的体量和肌理之美得以保留,作品在雕刻中简而不陋,在阴沉木雕刻上简约而浑厚。详略得当,在意蕴中让观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雕刻中重点突出了达摩胡须的肌理,以及达摩那地包天的嘴,通过雕琢使略有变形的头部富有情趣地表现出达摩的神韵和精妙的表情,运用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的线条,在不拘泥于造型程式的基础上,以简洁洗炼富于韵味的刀法刻画出达摩一代宗师神秘的美感。
在雕刻创意设计中,通过主题与材料的结合,使材料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合理地利用,这是雕刻艺术家有别于普通工匠之处。一块木料的下角料在一般人眼里可能就作为废料处理了,而同样的下角料经过艺术家们因材施艺精心雕琢可以变废为宝,创作出许多不同用途的艺术装饰品。
工艺雕刻家刘小平作品《甜蜜的家园》,就是在因材施艺上比较成功的例子。作品雕刻一群蜜蜂在蜂巢周围翩翩起舞,幸福而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