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澳大利亚的中国文物收藏.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澳大利亚的中国文物收藏   澳大利亚的中国文物收藏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期。除个人收藏之外,维多利亚国立艺术馆在收藏中国文物方面可以说是首开风气之先者,其藏品就数量及质量而言在澳大利亚独居翘楚。维多利亚国立艺术馆(NGA)始建于1861年,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收藏单位。它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众艺术馆,而且还是澳大利亚第一个收藏亚洲艺术品的公共机构,总共收藏了4000多件亚洲古物,分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这些亚洲艺术品中,最先进入艺术馆的就是中国文物。实际上,当时维州艺术馆的中国文物收藏受到了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兴起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热潮的直接影响。因此,最初的收藏几乎多是依赖伦敦的指导,收藏标准也与英国传统遥相呼应,偏好陶瓷器和装饰性的古物,特别是那些做工精细考究的上等瓷器。后来雕塑、墓葬随葬品和佛教造像也被纳入了收藏范围。中国文物是维州艺术馆所有亚洲艺术品中最为重要和全面的一部分,收藏历史久远曲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维多利亚国立艺术馆亚洲艺术品的收藏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澳大利亚中国文物的收藏史。         维多利亚艺术馆的文物收购与捐赠      维多利亚艺术馆大量收藏中国文物始于1892年至1935年赫尔(Lindsay Bernard Hall)担任馆长期间。赫尔是一位艺术家,非常喜欢东方艺术。1921年10月11日悉尼举办了一个中国古物拍卖会,这是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一个有关中国文物的专门拍卖会。赫尔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在获得了Felton Bequest遗产管理委员会提供的资金后,赫尔决定亲自去悉尼参加拍卖会。到达悉尼之后,他首先找了一个对中国艺术品有一定研究的行家作为他此次收购活动的特别顾问。在这个顾问的帮助之下,他从拍卖会上总共购买了42件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玉器、铜器、漆器等。此后,他积极寻找各种机会收购中国文物。1923年,在阿德雷德举行的另一次拍卖会上,赫尔依据自己的喜好和鉴赏标准又购买了19件明清瓷器。可惜的是,他自己并非中国艺术品的鉴赏专家,而他在悉尼聘请的所谓“内行”其实也没有鉴定中国古物的专业资格,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业余爱好者而已。因此,他所购买的这些中国文物都非常普通,没有特别之处,但是构成了澳洲中国文物官方收藏的基础部分。   澳大利亚中国文物收藏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那些在中国生活过的澳大利亚籍古董爱好者。这些收藏者在回到澳大利亚后,多数将他们藏品的一部分捐赠给艺术馆保存,很多价值较高的艺术品来自于他们的捐赠。由于这些中国文物多数在收藏之前就已经经过中国国内行家的鉴定,因此都是一些高等级的文物。恰是这些捐赠的中国珍贵文物构成了艺术馆这一时期藏品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其中,莫里森(Morrison Bequest)(1862-1920年)可算是最早的捐赠者。   莫里森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1894年, 这位身着中国服装的澳大利亚人带着中国脚夫完成了从上海到仰光的徒步旅行。第二年,他出版了游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An Australian in China)。1897年,他来到了北京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报纸《泰晤士报》的驻华特派记者。1912年至1920年间,他一直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在中国期间收藏了大量中国文物,包括陶瓷器、铜器、纺织品、佛教造像和绘画等。1920年他去世后,他的妻子将他在中国20余年间收藏的藏品全部从北京运回墨尔本,并遵照他生前遗愿,从中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捐赠给了维多利亚国立艺术馆;其中包括一件袁世凯赠送的陶俑和一件1900年北京沦陷后澳大利亚军队掳掠的明代黄铜镀金大雕像。   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哈克特(Hacket)。哈克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墨尔本人。在欧洲做土地投机生意中发了财,当看到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在争相收藏中国的古物时,他也萌发了为自己家乡的博物馆收藏中国古物的想法。1924年,他向艺术馆捐赠了88件公元前2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陶瓷器。后来他在朋友的引荐下委托温妮可(Wannieck)代他为维多利亚艺术馆收购中国古物。温妮可是当时巴黎非常有名的中国古董经营商,也是一个鉴定中国古玩的行家。考虑到经济实力,他建议哈克特避开当时社会上已非产流行且价格昂贵的明清瓷器,转而收购还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唐宋早期陶瓷器。温妮可代他为艺术馆收购了大量陶瓷器,这些陶瓷器标志着澳大利亚全面收藏中国陶瓷器的肇始。但是随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持续数年的有关中国文物真伪的辩论,却直接冲击了维州艺术馆的中国文物收藏活动。      真伪危机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陷入了连年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一个名叫柯林斯(W. F. Collins)的澳大利亚籍中国古物经营者,趁着兵荒马乱之际在中国内地为维州艺术馆大肆收购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