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寸长可取之常州梳篦
梳篦业曾经是常州人的支柱产业,这个曾经距今并不太久,确切讲来,上世纪70年代的常州西门外,家庭作坊比比皆是。如新闸镇(今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基本上人们种红萝卜之余就是做篦子,在西林乡(今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农闲时候农户们纷纷寻门路接制梳的活做;五星乡、永红乡(今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永红街道)这些郊区的农户,家家户户制作梳篦,至今仍有不少人家尚存昔日的手工制作工具。
往上追溯常州梳篦史的话,《光绪武进阳湖县志》中载,当时常州西门和南门一带的梳篦生产,其行业地盘几乎占据了常州城的一半。再前些时的乾隆年间,有《常州赋》曰“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此户皆为”;明末,常州人的“西郊八景”之一的“篦梁灯火”,说的就是运河边的篦箕巷家家夜制篦箕。常州梳篦名头最大的作场老卜恒顺为明代天启年间开设,时间约在1622年;还可追溯得较确切的常州梳篦的历史,是1973年常州东郊出土的一把“高背半圆形漆雕菊花图案木梳”,据考证为东晋末年制;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江陵柏马山战国时期楚墓中,发掘到一把梳背上标有“延陵西门”字样的木梳,基本可确认其为常州产。
从那把东晋末年“高背半圆形漆雕菊花图案木梳”的复制品看,它呈半圆形,梳背采用填漆和戗金两种髹饰技法相结合的工艺,黑色与金色相辅相成,加上凹凸的肌理,显得十分典雅,其审美符合当时的潮流。这把梳子的工艺水准是很高的。东晋时期的江南,正值江南名士与南渡的中原贵族频繁交流,南北方手工技艺相互融合,加之大族们无心政治而致力于庄园经营,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之时。那一时期,常州梳篦已从单纯的日用型过渡而至日用与装饰相结合,完成了常州梳篦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唐代,盛行用梳和插梳的风习导致梳子造型的多样化,由唐代绘画可知女性云鬓几乎都插有各式插梳,其中又以半月形梳子最为流行。在常州,雕琢精巧的梳篦日渐繁多,梳篦上描金,缀珠等装饰手法较多运用。据传当时常州已有特种梳篦,小到不足一寸,大到长达二尺;北宋时,梳篦质地趋向贵重,金银栉具相当盛行,苏东坡曾有“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的歌吟。宋代还流行冠梳,南宋时期梳篦行业甚至出现了产品的名号,元代,常州梳篦随着运河,长江入海,流传到海外。
但常州梳篦真正独领风骚是始于明代,那时起,常州梳篦成为集雕刻、彩绘烫制于一体,题材包括戏曲形象、民间传说,自然形态等等的一种日用性的工艺品。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明朝后期,大多数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晚明时的江南,民间“资本家”大规模的生产,贸易并不少见。常州梳篦从这一时期始,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其标志便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老卜恒顺的开设。常州梳篦开始以其稳定的质量精美的制作称雄市场,常州亦成为了中国梳篦生产最大的做场,工匠们通过积累,摸索出一套比较固定的制作方法。常州梳篦的样式基本就稳定了。
首先在选料上有了一套经验。制篦原料主要是毛竹,牛骨和生漆,毛竹选用生长4年以上的“阴山竹”。木梳用料以黄杨、枣木、石楠为主,木质应细密坚韧,不易翘裂,干缩性小,刨削后表层光洁。制上品黄杨梳需选300年以上树龄的黄杨木,制名贵梳选用象牙,檀香木牛角羊角等作原料。
其次产生了专业的制作工具。制篦工具有大刀,铡刀,拗刀,线管筒绞漆架,化漆钵,胶板,胶棒,通齿齐口,齐板,剪刀,板锉,马形锉,棕刷,斩刀,锯凳,大碰,小碰,钢锉,锯桩,直碰板,齐碰板圆碰板槽口碰板等30多种。制梳工具有特制夹锯撞锯,三角马,剔齿,插根,竹刷,方根,长锯,括刀,两头锉、马形锉榔头,铜刀,侧板锯,蟹壳刨,斧子,小三角锉,钩刀,扦刀等30多种。
好原料、好而专的工具加上精湛的制作技艺,常州梳篦保证了质量的上层。拿篦子来说,优点是篦齿纯熟,疏密台度,梁子胶合,永不脱落(此项技术为汪义大梳篦店在清光绪年间发明)。其次是式样美观,梳篦的花色繁多,总有一款适合你。比如形状上有半月形、圆背形鱼背形,竹节形,宝瓶形等;梳篦上的装饰也是题材广泛,有龙凤,美人,八仙过海、罗汉,山水,花鸟等;梳子的用料多种多样,有黄杨,枣木,石楠,檀香木象牙,牛角,羊角等。这些优点成为了常州梳篦的传统。
清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每年农历七月都到常州府定制大批象牙黄杨梳和梅木象牙高档篦箕,到十月连同一批龙袍绢花进贡宫廷,作为御用品。常州梳篦“宫梳名篦”的美誉即来自于此。现存故宫博物馆的李莲英为慈禧梳头的象牙梳便产自常州,此梳形状接近扇形,上以黑线刻绘祥云及云中舞蹈的凤凰,黑白素色高贵典雅,符合慈禧太后的身份。此一时期,是常州梳篦发展的高峰期。梳篦经由工匠们巧手点缀,常常一个篦子篦梁上的装饰,无论格调,趣味或者工艺,都可成一件高水准的独立的工艺品。
几百年来,常州梳篦一直讲究变化,保持着与时俱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