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尖首刀地名考略
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黄河中下游以北的燕地和太行山东麓的戎狄等少数民族文化区内的尖首刀,是先秦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直接演变递嬗于削刀,故其形体大小曲直不一,面背上下铭文无定。笔者所介绍的大尖首刀主要是春秋中后期活动在河北中部滹沱河流域一带白狄族及其所建诸国的货币,又因鲜虞及代鲜虞而起的中山国势力最强,影响最大,故称其为鲜虞、中山狄式尖首刀。黄锡全将其归为尖首刀甲型,分为三式:Ⅰ式为原始刀或无字大刀,Ⅱ式为宽首弧背大刀,Ⅲ式为窄首弧背大刀。其特征是形体较大,弧背凹刃,刃部无廓,刀脊背外廓凸厚止于柄相接处,刀柄之面、背各有两条竖筋线,个别为一条竖筋线,刀环较大,为椭圆或圆形,一般通长16.1~17.7厘米,重在11~23.6克之间。多为素面无文或单字,其中二字者稀见,多字者罕见,两面有文字的少见。尖首刀铭文先纪数字,后纪干支、名物,纪地名者非常珍贵,其年代久远及文字古朴堪与空首布媲美。
大尖首刀旧谱少见,自清嘉、道时期始被泉界认知和重视。之后,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探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建国后,郑家相、石永士、王素芳、陈寿祺、张弛、黄锡全等诸多专家都公开发表过相关论述,但由于缺乏可信的古籍文献和权威性考古发现,至今意见分歧还较多,特别是对于大尖首刀国别年代和铭文考释仍未形成共识。尤其是其铭文对应的国别和地望考释,是研究其国属、时代等问题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大尖首刀虽有零星出土,但多被古泉收藏爱好者私藏,市面上难得一见,一些前谱无载的稀少铭文刀币更为藏家所重,深藏不露。现笔者根据自己的藏品,参照泉界前辈的论文,试对刀币中所纪地名再行推测、考释,供同好研究鉴赏。
1.昔
昔,即昔阳,鼓国都。《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苟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左传?昭公十五年》:“晋苟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苟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杜预注云:“鼓,白狄之别,钜鹿下曲阳县有鼓聚。”炫谓:“肥、鼓并在矩鹿。昔阳即是鼓都,在鲜虞以东南也。”《晋县志》载:“鼓国为春秋时期北方白狄族建立的方国之一,治所在今晋县城西2.5公里处的鼓城村附近。北与鲜虞国为邻,西与肥国接壤,辖域较小……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移县治所于原鼓城国的昔阳邑,更名为昔阳县。”《汉书?地理志》:“钜鹿下曲阳。”应劭曰:“晋苟吴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也。”《水经注》:“低水东经肥累县之故城南,又东经昔阳城南,本鼓聚。”京相瑶著《春秋土地名》:“白狄之别也。下曲阳有鼓聚。”以上所说皆同,其地望在今晋州市城西鼓城村。《水经注》所载还有一处“昔阳地”,西晋杜预所撰《春秋左传集解》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山西昔阳县东五十里有昔阳故城,即其(肥)国都”,与史料难以印证,不可信。
此刀币是近年发现的新品种,存世极少,所以诸旧谱还无释译,与泉友研讨时有人认为是“晋”字。《左传?昭公十五年》:“晋苟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L归”。从史料上看,公元前527年的这次晋国攻伐鼓国的目的是孤立鲜虞,扶植反对鲜虞的傀儡政权,所以攻鼓不久就放归鸢?L回国,重新担任了鼓国之君,但鸢?L不愿意俯首听命。公元前521年,鸢?L又率鼓人叛晋,复附鲜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靼归,使涉佗守之。”晋国命大夫涉佗镇守鼓地后,鼓地纳入晋国的版图,鼓国从此灭亡。在鼓附属晋这7年时间内,铸行“晋”字尖首刀是有可能的。
2.??
?澹?读you,古通游字。该刀币文字过于古拙,很难辨认。笔者感觉单从字体上辨认,此字更近似“斡”字或“?隆弊郑?倒过来细看感觉与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所录“旃”字大尖首刀近同,其认为“可能与‘仇由’国名有关”。查阅史籍,很难找到出处,暂且尊从共观点。
3.勺
勺,即勺梁,与中山国早期都城顾相近。有“勺”和“勺”丽种写法,刀文字体大小不一,笔画飘逸洒脱。另有“勺(勺)刀”二字者,甚为少见。《水经注》卷十一:“博水又东南循渎,重源涌发。东南径三梁亭南,疑即古勺梁也”。《史记??A水注》引《竹书纪年》“燕人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史记?燕召公世家》:“王(齐王)因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记载了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中山国也起兵响应,国相邦司马朋率军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南)打败燕军,杀死了燕的大将,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并相继占领燕的中人、庆都、勺梁、曲逆、夏屋、阳城等“列城数十”。从以上
文档评论(0)